
看了腾冲的滇缅抗战博物馆、听着中国远征军、中印公路、驼峰航线、“东方诺曼底”的故事,眼前浮现的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展示的惨烈状况,感受腾冲那碧血烈火的壮怀激励的历史,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在那寂静的国殇墓园内、在那古镇磨滑的石板路上、在那老屋的石柱上、在那叠水河瀑布的流水中,都有中华民族钢铮铁骨和民族灵魂的元素。来到艾思奇故居里,那古朴的庭院风格,真如网上所说,是滇西腾冲民居的真谛。门前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学着、战士、真诚的人”和纪念馆中蒋介石称“艾思奇的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思想底线”,令我想起他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此让我受益一生。我为这次腾冲之行的这种历史和思想的对话及寻踪,有一种久违的灵魂洗涤后的充实。
腾冲是中国的火山地热奇观景点。午后我们即去腾冲地热温度最高、地热蒸汽最盛、水热涌动最强烈的热海景区。沿着景区用火山石砌好的山道,喷气孔、冒气地面、熱沸泉、喷泉、热水泉、热水喷泉比比皆是:那热水沸腾、翠绿热溢的大滚锅;那井水沸腾、热龙抱珠的龙凤怀胎井;那水下热气喷注、如玉珠满盘的珍珠泉;那硫磺钙盐沉淀而成的狮子头、华裙坡;还有那热水不断喷瀑的蛤蟆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第三天清晨,我们驱车去了腾冲火山地质公园。在那密集的火山堆中,因火山喷发情况各异而形成不同的圆锥体般的火山遗址,其火山口下那如锅陷的深度也有很大差异。我们登上小空山,看着满目葱郁的火山口,极目看那呈串珠状的火山群,一路所见火山岩溶奔流而成的地质奇貌,尤其那因熔岩矿物质的特殊晶体结构而形成的六角形的柱状节理,记得《中国地理杂志》曾经有一个专辑,描述这个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神柱”,这次亲眼所见,果然稀罕神奇。
腾冲最让我享受的,是那份悠闲,那份在大自然中放飞心情的欢愉。腾冲的旅游广告词中有如此一句:如果城市的生活是快节奏,农村的生活是慢节奏,到了腾冲就是没节奏。离开基层到机关,最不能适应的就是所有的节奏都是随着领导和许多你不能左右的外部因素而随意变化。且不说象N1H1流感、“11.15特大火灾”那样突发事件,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和工作责任感会令你义不容辞的放弃一切;即使一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会议、领导调研、甚至年终聚餐,都可以把基层的所有计划都打乱,更不要说是私人度假。尽管中央多次强调要保证公民的休假的权利,酷爱旅游和摄影的我也在机关中很异类地经常递交休假申请,开明的主管领导也往往欣然允假,但每次度假我都会有一种惶惶诚恐和莫名的负罪感,因此也更为珍惜每次放飞心情的时刻。此次腾冲行,在那纯净的蓝天白云下,信步田园古镇、沐浴地热温泉;早上睡到自然醒、夜晚在饭饱酒足、牌兴欣然后极目都市罕见的皓月星空……。偶尔尽情享受难得的无节奏的悠闲生活,或许也是我执着而充实的人生的一种必需的调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