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流行歌曲《女人是老虎》,说的是小和尚下山化斋,老和尚告诉他: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见了千万要躲开。小和尚走了一村又一寨,感觉那“老虎”漂亮又可爱,反而日思夜想,“老虎”闯进了小和尚的心里。
记得女儿小时候很喜欢吃那豆腐衣包肉,一顿可以吃好几个。为了让她有所节制,我们告诉她:那东西可能放过罂粟,有毒的。结果女儿过几天就吵着要吃那“有毒”的东西。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无欲则刚”的理念,把七情六欲均视为毒蛇猛虎。这种文化使人会尽可能地把本能的和追求的“欲”刻意地掩饰起来。实际上,这与当今竞争社会和全球文化的反差十分明显:一个外国人会了几句中文,大声学说后很得意的问:“我的中文棒吗?”;一个一口流利英文的中国人,轻声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我的英文不好,请原谅”;在志在必得、竞争激烈的求职自荐中,最后那一句:“我还做得很不好”往往大煞风景;明明为了说服领导或别人,洋洋万字、据理力争,最后那一段“多加批评指正”总感有点牵强……
我是一个崇尚个性和坦诚的人,尤其是在追求效率、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人性与理性、进取与谦让问题应该有新的认识。我始终认为欲望或许就是人类进化、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作为管理者,我一直教育部属: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校产和企业经营者,我一直明确在确保公益和文化建设的前提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就是在公立医院做院长,我也从来不忌讳说教授专家的薪酬是他们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指标和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对社会,我们应该提倡崇高理想的确立、奋斗过程的享受、更高境界的追求。我们的战略管理、文化建设、道德教育不正是在塑造另一种欲望吗?
我理解的“无欲则刚”,是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贪得无厌,不能节制自己的原始欲望而跨越法律或道德的红线,最后往往使自己在原则和正义面前不能刚直不阿;并非真的要人们抑制一切欲望。严格地讲,无论从生物学的激素变化规律和心理学的动机行为准则,无欲是不可能刚直的。所谓的骄傲,是满足自己的成绩而不思进取;所谓的谦虚,是意识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奋发。并不是为了不骄傲而不求成功,为了谦虚而埋没个性。
最后,我强调的是坦诚会使这一切简单和和谐。尤其在亲人和朋友之间,在展现个性的博客上,不要刻意地掩饰自己。追求成功、享受奋斗、在乎关注,甚至包括时常惰性、有点虚荣、偶尔奢侈,并不应该羞于启齿。更不要用“老虎”和“毒药”去抑制自己和别人的正常欲望。尽情地享受我们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