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发生在台湾海峡那边的那次地震,我在梦中一点感觉也没有,哪知它的余震会给我们造成那么大的影响,给我那么多的震撼、体验和启示。
起床晨练后,我习惯地来到书房,打开电脑,登录MSN,但是那天连续二次均不能登录成功。我第一个反应是网络问题,马上打开浏览器,我的个人网页跃然眼前。于是,我反复登录,并且尝试登上女儿的博客,一直到早饭时间,始终没有成功,怏怏地地洗脸、刷牙、吃早饭,那一天之计在于晨的好心情全被搅乱。那种感觉,就使我联想起起床洗刷发现断水,只能用桶装净水漱口;中午准备煮饭炒菜时分发现恰好停气,只能泡个方便面填饥;晚上回家进屋遭遇断电,只能点起蜡烛照明……,好象一切都可以应付,但就是,不爽!
上班到了办公室,第一件事仍然是上网,尽管反复二次,居然能成功登录MSN!幸喜顷刻,马上就焉焉的,每天在网上可以看见的几个网友,一个也没露脸;博客上“粉丝”、“春卷”、“蟹粉”的评论仍然是二天之前的,只有美国的朋友可以自由评论。电话询问单位网管,才知道台湾海峡昨晚的地震,把海底光缆损害,所以就使我们的MSN要如此半死不活,咳,世界原来那么小!
要想一点参考资料,发现很多网页全都不能下载。准备修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她是通过MSN的邮箱发过来的,在艰难的几次登录后,终于进入邮箱,但打开下载过程,一次又一次的以“下载失败”告终,一看时间,已经午饭时间,突然发现:离开网络,还真的有点影响我们的工作习惯。
突然感悟:很多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在习惯的应用中,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也未必珍惜。当失去时,才突然体会到它或许对你的生活、精神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就在这时,与一个才担任老师半年多又辞职的老师在MSN网聊,尽管她一直为自己迫于体制机制和个人志向的选择义无返顾,但那或许一辈子唯一的一批可以叫她一声“老师”的学生,和那被称作“老师”的感觉,仍然令她难以释怀。
刚把这个贴子粘上,电台报道:海底光缆的修复还要延迟,各种网络平台乘虚而入,商战打得昏天黑地。我想:一个品牌的建立要有许多积累,一个品牌的维护,更要倾心尽力。余震似乎还在继续,但真的期望大家从中悟出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