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体育杂谈 |
酷爱体育的我,十多年前一篇《大连金洲没有眼泪》的网上帖子一直令我动容。老榕用他朴实动情的文笔,以那个年仅十岁的球迷儿子的激动期望到伤心欲绝的情感描写得淋漓至尽,将几亿中国球迷爱难舍、恨不争的无奈、失望、不甘、期盼尽泻笔下。
此后的中国足球,仍然是一次一次的令球迷失望,男足几乎每一次就在关键时刻倒在世界杯杯的门口,最后变得每次小组赛都让球迷提心吊胆,并作好翻船的心理准备;女足从铿锵玫瑰到每况愈下,那里面的故事不堪回首;昨日那个用重金购买和悬赏、堪称中国皇马阵容的新申花队的败北,使我这个上海球迷再次无泪。
同时,关于中国足球的新闻怯源源不断:明星球霸、大牌撒野、裁判受贿……,但最多的是中国足协在中国足球管理方面的希奇古怪的举措:世青赛输球后对年轻球员的行政处罚;在每次选帅问题上的足协干涉;国家队个性教练与组协领导的恩怨传闻;这次国家女足从领队派出、队员处理、最后主教练的更换,更是一幕足协导演的肥皂剧……
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不能简单地归于人种体力、球员素质,训练方法、教练水平;试想:同样东亚人种,人口只有我们数十分之一的日本、韩国为什么能屡屡在世界足坛有所作为?世界足球运动员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撞头”“口水”“假球”等丑闻也屡见不鲜,但总体球风都比我们纯清;外国教练和国内著名教练反复走马灯似的试,却总是屡试屡败。血性男儿可以伤心无泪,但不忍熟视无睹。铁杆球迷可以屡败屡爱,但应该痛定思治。
管理是一个应该遵循客观规律、要求责权分明管理体制、依靠团队凝聚力的科学。我们现在足协的官员,在管理上杂夹着太多官本位的成分,以行政干涉、个人意志,甚至宗派利益来替代科学管理;处置决策即不借鉴国外经验,也不考虑中国国情,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过去太多的军队干部如此,现在从学院出来,国外回来的官员仍然不能摆脱官本位的惯性。就连那个自喻要打造中国曼联的新申花的老板,也不能摆脱联城情节和走出个人恩怨的怪圈,出资数亿,拥有中国最豪华的国字号阵容,却不懂得如何以凝聚力将每个球员的能量与激情换来胜利。
足坛如此,还有太多的如此。无泪男儿,铁杆球迷,难道真的就如此让伤心和无奈反复的蹂躏我们终身?在不甘的同时,是否应该思治,假如哪天历史给予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如何,我们能否走出那个怪圈,给中国带来几个畅快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