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妹妹"死后非议的联想

(2007-08-22 06:47:30)
标签:

杂谈

分类: 医管手记

陈晓旭,我实际上过去并不记得这个名字。我看电影或电视剧,很少在乎演员的名字和名气,而关注的是他(她)的气质、演技是否符合剧情人物性格的展现。而对于我看过的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更是不抱奢望,因为我固执地认为:演员的演技要展示文字对人物的思想、气质、情感的细腻描述,简直是天方夜潭。为数不多让我例外之一的,就是那《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她那纯洁、美丽,尤其是举手投足中透露出的那份令人怜香惜玉的忧愁、幽雅,真的让人迷惑:不敢说是曹雪芹的林黛玉是为陈晓旭而塑,难道说陈晓旭是为曹雪芹的林黛玉而生?即使如此,我仍然没有记住饰演林妹妹那位演员的名字。

让我对陈晓旭有所关注的是“林妹妹“玉陨香消前后的媒体抄作。先是媒体爆料:陈晓旭剃度出家,并叙述了她一直厌烦娱乐界的虚华和浮燥,而是不屑世俗,低调不张扬,暗暗地藏起那份令人心动的美丽,寻求心灵深处的那片净土。她那“我的人生目标是在寿终正寝之前,能够在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的表白,使我对这位看似纤弱的女子刮目相看,对她能在如此浮燥的世界里保持那一份看淡沉浮、平和处世的心境十分敬佩,似乎读懂了她美丽才貌内的那一片圣洁净土。

然而,令我惊讶和气愤的是在陈晓旭丝尽烛空、被可恶的癌症残酷地剥夺生命,再次上演白魔摧花的悲剧之后,竟有人对她医治决策大做文章,甚至归结于中医医学的治疗缺陷。我不想就她治疗方案进行学术讨论,也不屑怒斥那种对逝者不敬的逆道之举,而是其所折射出的患者自我决定权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长期以来,医患关系模式以父权主义为主流,既是由医方单方面决定医疗行为。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受到纳粹医师非人道人体医学试验的提示,以纽伦堡精神为标志,通过“医学伦理国际纲领”“医学研究及实验原则”,患者自我决定权日益兴起。患者自我决定权的实质内涵,就是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生命、未来人生、追求的价值有最终决定权,并强调患者的决定权在医疗体系内应当受到尊重。强调患者自我决定权,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患者提方案医生执行,而是要求医生应该对患者公开一切与医疗行为有关的信息,包括诊治方案、可能副作用和危险、痛苦及其可忍受程度、预后结果、可替代方案等;患者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自主决定自己的诊治方案。某种意义上,在强调患者只我决定权的现代医患关系模式中,医生作为指导者,患者作为决策者,都有更高的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人类走向自由的象征。

联想4年前自己受邀访问台湾的雅文语言康复慈善基金会,基金会的所有人用一种异常敬重的口吻介绍基金会的倡导者,一个戴安娜式的外国慈善天使般的奇女子。她也同样的在乳房癌晚期,信仰佛教,坚持中药治疗,最后天使夭折于白魔之手。但所有的人对她的自我决定权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他的丈夫和家人只是自责不能说服她进行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案,但对她根据自己信仰和人生观的选择充分尊重,他们同时强调癌症那样尚未完全攻克的顽症,选择任何一种治疗方案都有不可预测的风险。

人们,尤其是我们医院管理者和医者,对患者的自我决定权要充分的尊重,就象尊重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和隐私一样。还纯洁、美丽、幽雅,已经遁入空门走进极乐世界的林妹妹一片圣洁的心灵净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