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随感 |
令人神往的原始自然主义者的乐土
(2007年9月10日挪威奥斯陆飞往冰岛雷克雅未克的SK787航班)
早上乘车离开瑞典的卡尔斯塔德,中午时分就来到了挪威边界,开过那用各自文字写清国名、中央刻1827年字样的国界石,车窗外顿见参天的白桦树,林间竟然可见小鹿在溪旁饮水,那情景使我心底里响起《挪威森林》的交响乐。进入丘陵地带,刚刚收割完的麦田在阳光下呈金色一片,天边可见红色的木屋及墨绿色的树林。我们迫不及待地让司机路边停车,纷纷下车摄下那美丽地田园风光。我更是打开三脚架,搁好照相机,反复变化角度,将那白平衡的K值设定到6000的暖色调,等着太阳从云后探出,慢慢地将那麦田染成金色,随着那快门线按下后的清脆快门声响,那惬意和满足之情尽显在那灿烂的笑脸上。
汽车慢慢地驶近挪威的首都奥斯陆。那是位于挪威南部波罗的海峡湾顶部的一个港口城市。路边即为高于海面很多的峭壁,上有年轻人独坐在海边,看书或日光浴,一副悠闲自然的神情;港湾里的游艇,尤其是那有桅杆的帆船,明显的多于芬兰雨瑞典,织成了港湾千桅如林的景象。导游介绍挪威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私家帆船,这既有海盗历史与渔业强国的豪情使然,更是已成为北欧海洋石油富国的挪威生活水平实力的体现。走上奥斯陆湾边的阿克什胡斯城堡,将那原本不大的挪威首都一览无余:红砖高楼上二个钟楼的市政大厅、高耸入云的霍尔门科伦滑雪跳台、黄墙青铜尖顶的奥斯陆大教堂;更有那依山而建、各种风格、色彩鲜艳的私人别墅,与港湾内的桅杆彩帆共同勾画出一幅倚山面海、建筑风格多彩、没有太多现代建筑的自然主义的城市美画。
走进著名的维格兰雕塑公园,再一次体验挪威人崇尚自然的文化。公园由一条种满菩提树的林荫大道构成主轴线,由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兰的193组、650件雕塑作品,组成了生命之桥、生命之树、生命之柱和生命之环四个主题。生命之桥由人工湖畔栏杆上的二排青铜塑像组成,每个作品均为赤裸的男人、女人、孩子组成,动作逼真,尤其那表情与动作将人类的各种情感均表达得淋漓至尽。那件著名的“怒”的小男孩塑像前,更是使每个游客都一敬佩之情连连顿首。生命之树为一圈表现人生不同年龄,童幼、青壮、老年的人生之旅的树状铜像,烘托起中央四个男人以责任支撑的大理石托盘喷泉。走上石阶,是整个公园的主雕——人生柱,是一根雕刻了一百多个赤裸男女像的花岗岩石柱。那用最原始、圣洁的生命历程铸就的雄勃立柱,每个走过的人没有羞涩、没有邪念,而是感悟甚多。最上面的生命之环,是由六个人相拥而成的黑色大理石环。最让我惊讶的是,整个公园没有任何对雕塑作品的文字注解,也没有导游叙述各种故事,维格兰用作品让每个走过这里的人们在这些人生的缩影、生活情感中各自体味,这更是自然主义的精髓。
随着岁月流逝,尤其在爱好摄影之后,我似乎对都市常有厌倦,对人文景观、城市建筑往往不很感兴趣,而是更钟情自然景色。挪威,那个让我遐想峡湾、森林、湖泊、海洋的美丽国度,令我尚未离开就神往下次再游:卑尔根,那山地走进海岸线,建筑林立的如画风景;那可以在极昼之日遥望午夜阳光的欧洲岬角的神奇;还有那最令我神往的可以观看垂直海面的悬崖峭壁、伴有轰隆的流水飞瀑的峡湾之旅……。我期望着尽情尽兴的再次走进那自然主义者的乐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