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entire science o

(2013-07-01 21:54:36)
标签:

文化

【按语: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entire science of knowledge,1794)是迄今阅读得最潦草的一本书了,一目一页的,有点感觉像在泥沼里寻找新芽,或者在坟场探测生命的气息。费希特此书之逾越康德批判哲学的首创性或许是不容置疑的,但新的闪光却被包裹在“科学和逻辑”的无聊的裹尸布中——这或许是后康德哲学的通病:分明是诗意的浪漫灵感和深邃的洞察力,却偏要以科学和逻辑的面貌示人。

“知识学”实际上就是费希特的先验唯心论哲学一般,类似于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绝对自我(absolute self)”在无限前进的进程中设定自身或去存在,设定或遭遇非我,与非我和解并认识自身。而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的大胆主张,费希特的终极依据是想像力:“一切实在…都仅仅是由想像力产生出来的。…我们的意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为我们的存在,即我们的作为自我的存在之所以可能,是以想像力的这种活动为根据的。…想像力并不骗人,它提供真理,提供惟一可能的真理。”【145-6】在对“绝对自我”的分析中,费希特也初步地提供类似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的东西:有限无限;thesis,antithesissynthesis等。】

 

“前言”中,费希特说“我已发现了哲学上升为一门明白无误的科学所必经的道路。”【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页1,下同】

 

“第一部分:全部知识学之诸原理(fundamental pinciples of the entire science of philosophy)”

这里给定了知识的三条基本原理。

绝对无条件的第一原理是:“我直截了当地是。自我自己就直接了当地设定它自己的存在[或,它自己的是]I am absolutelythe self begins by an absolute positing of its existence)。”【14】这句话让人想起圣经《出埃及记》314节耶和华所言“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相关的概念还有作为一切意识赖以成为可能的“事实行动(act/Tathandlung)”、实在性范畴。

第二个原理设立了对立的非我:“相对于自我,直截了当地对设起来一个非我(so surely is a non-self opposed absolutely to the self)。”【21】第三个原理则通过可分割性明显了自我和非我,“自我在自我之中对设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以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27】费希特说自己的这种知识学是批判的哲学,是内在的(immanent),本质在于“建立了一个绝对无条件的和不能由任何更高的东西规定的绝对自我(absolute self)。在批判的体系里,物是在我之中设定起来的东西。”【37】在这个体系中,实践是理论的根据和规定,因为绝对自我作为事实行动(tathandlung)设定了理论去认知之物。

这里费希特还引入了正题(thesis)、反题(antithesis)和合题(synthesis)的辩证法概念【32】,将之作为绝对自我的进程之结构。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学的基础(Found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费希特说有两个基本命题:“自我设定非我为受自我限制的东西”【43】是实践的;“自我设定自己为受非我限制的”【44】是理论的。本部分讨论第二个命题即理论部分。显然在费希特这里,实践优先于理论,“是实践能力使理论能力成为可能(理性自身只是实践的东西(reason in itself is purely practical))。”【44】费希特说:设定就是存在或去存在;自我在设定自己的存在时,可以先抽去时间条件。【53】他还说因果关系先于时间关系,“两者的结合就叫做一个因果进程(causal process)。时间还没有被演绎出来,我们还根本无权利用时间概念。”【55

费希特说“正是从绝对对立中推论出了人类精神的整个结构。观念与实在怎样就是同一个东西,看清它们两者怎样只在不同的观察方式下才是不同的,以及其中的一个如何只能从另一个中推论出来。”【145】费希特强调了想像力的枢纽位置:“一切实在都仅仅是由想像力产生出来的。我们的意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为我们的存在,即我们的作为自我的存在之所以可能,是以想像力的这种活动为根据的。想像力并不骗人,它提供真理,提供惟一可能的真理。”【145-6

在自我向着无限前进的活动中会碰到障碍,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表象。

 

第三部分:实践知识学的基础(foundations of knowledge of the practical

这里分析命题“自我设定自己是规定非我的(the Self posit itself as determining the non-self)”。【166】“自我绝对是活动的,并且单纯是活动的。”【170】就涉及到自身而言,自我是无限的;一旦涉及到非我而言,自我则是有限的。【176-7】“自我返回自己本身的纯粹活动,是一种努力(striving)。这种无限的努力向无限冲去,是一切客体之所以可能的条件,没有努力,就没有客体。”【183

费希特谈及知识学的非理性或超理性特征。他说:哲学或知识学是“创造性的想像力(creative imagination)的工作。知识学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科学。它是决不能单凭字面,而只有通过精神才能得其真谛的。因为它的基本观念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想像力本身从研究它的人的身上诱发出来。”【208

自我被设定为一种努力(striving)。【212】这涉及到感情(feeling)和冲动(strive)。“可以说渴望乃是自我中的努力的原始的完全独立的表现。”【230】“冲动与行动(drive and action)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它们彼此互相规定。首先,这种关系要求行动可以被视为是由冲动产生出来的。然后,这种关系还要求冲动把自己设定为由行动所规定的。”【256

江绪林 201371日星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