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比海深

标签:
情感 |
分类: 原创 |
节假回家,忽然看到父母亲的头发白了许多,岁月无情,看着步履阑珊的他们,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语,用什么样的方式,挽留住他们日益减少的时光。回想这一路走来,亏欠下了他们太多的恩情……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面对儿女,父母满心疼爱,面对父母,儿女心存感激,这就是一种最真的亲情纽带。
小时候,为了能让我们吃得好,穿得好,他们劳苦奔波,无怨无悔的付出着一切。我们长大了,成家了,却依然少不了牵挂,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对他们发脾气,不顺心的时候在他们身上撒气,因为只有他们才不会计较我们的过错,因为我们永远是孩子!现在的我们,总是有个荒谬的想法:“要是能永远做一名孩子,那该多好啊”,那样我们就会永远拥有爸爸和妈妈,永远拥有他们留给我们的慈爱与牵绊。
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父母的话往往不再那么受听了,有时候甚至还嫌唠叨,而我们总是在受到挫折以后,才后悔没有听父母的话。“人生多磨难,最真莫过父母言”,这是亘古不变的箴言,理解他们的唠叨,不要嫌烦而冲撞,让父母心寒。多年以后方才明白:如果身边还能听到父母的唠叨,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长大以后为了生活会各分东西,有些父母一年都难见孩子一面,也许我们很忙,忙着上班、忙着赚钱,赚上钱再孝顺父母,但仔细想一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钱吗?他们更想看到的是全家的团圆。其实我们真的那么忙吗?忙应酬?忙约会?还是每天都在加班加点?也许我们能够找到各种理由去搪塞回家看望父母的借口,但很多事情自己心里都明白。曾经在电视的公益广告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深有感触,一个女孩高兴地给母亲打电话说;妈,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忙!你自己弄点好吃的。放下电话老人拄着拐杖,重复着一句话“孩子忙”。这句“孩子忙”又充满了多少无奈和牵挂。就是放着满桌山珍海味,他们吃得下吗?我们到底真正理解父母多少呢?
人生苦短,莫让忙碌忽略了亲情,一句“子欲孝而亲不待”又是多少悔恨发出的感慨。金钱乃身外之物,亲情重于泰山,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常回家看看,听一听他们的唠叨,理解一下父母的孤单,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同样的老去,也会拥有相同的孤单,那时候子女如果能够常回家看看,抚摸一下我们沧桑的脸,跟我们唠唠家常,我想那一刻是多么的幸福呀!崔恕在其词曲创作的《父子》中唱到:“……我知道你的辛苦、明白你的付出,却忘了如何跟你相处。我们都不善表露,可心里全都清楚——这就是血脉相传的定数。你给我的不只身体发肤,还有理解与宽恕!” 孝心,一个让人暖暖的词语。尽孝,确实需要及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何等让人震撼而又惊心的句子啊,给父母尽孝,就在当下。(编辑公众号:Sunny10179;作者微信号:gavin10179)可是,多少人一生都不曾深刻理解尽孝的内涵!太多人总是脚步匆匆,忙忙碌碌。多少人总给自己找借口,没能在自己需要尽孝时及时做到。尽孝需及时,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太多的人在该尽孝时不知自己的使命。在错过之后才想起自己做错了太多。生儿方知父母爱,养儿方知父母恩。现在让我们再回首那首最熟悉的诗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其中的爱是如此绵延,情是如此温馨。长大以后,母亲这么多年只轻轻靠在我肩上一次。那是我陪母亲第一次上电梯,母亲感到手足无措又微微眩晕的时候,忍不住把头靠在了儿子的肩上。那一次,我一下涌出泪水,滴落在母亲花白的头发上。我头上的第一根白发,是母亲发现的。我睡眠不好引起的眼袋,是母亲看见的。还记得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常带我去晒场上的露天电影院看电影。开演前几分钟,我忽然跑去买冰棒,买好了一回头,所有的灯都灭了,黑黢黢的场上,无数黑压压的人头和背。试着向记忆里的方向走几步,全没有相关线索。一急,我带着哭腔大喊:“妈,妈妈……”顿时无数此起彼伏的应答和笑声,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在占我便宜。我都快放声大哭了,母亲从人群里挤出来,微蹲身一手把我紧紧地搂进怀抱里。
从前对“感恩节”这三个字没有太大意义,只觉得这是外国人的节日,在咱们中国只是象征性的意义。可是今年忽然觉得它的意义非凡,因为想起了父母恩情难报。当我们还未出生的时候,母亲十月怀胎,历经九个多月的艰辛,用命把我们换到这个世界。当我们背起书包走进学堂的时候,是父亲用他那高大的身躯为我们遮风挡雨,这一路走来整整是几十年,两鬓如霜就是时间的见证。当我们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又是父亲用他那沧桑而又充满沙哑的声音,指导我们人生的目标和做人的原则。质朴的话语,简短的道理让我们一生受益……当我们受到挫折的时候,回到家里,一个人不声不响的闷在房间里,房间外的父母此时的心情是何等的纠结、何等的难过,他们也在默默的流泪。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的等待,等待我们走出房间的那一刻,为我们献上一桌好吃的,然后轻轻的说一句“没什么大不了,都会过去的”。当我们到了成家的年龄,他们又充当了月老的角色,为我们不辞辛苦的奔波着,忙碌着,张罗着婚事。这时的他们已经是历尽沧桑,满头青丝变白发;脸上也印上了岁月的痕迹;身体也有了些许弯曲。但是却满脸洋溢着笑容,仿佛一生的愿望,毕生的心血在这一刻得到终结。
父母恩,比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