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行蒙马特

(2017-02-02 10:18:45)
标签:

旅游

文化

健康

分类: 原创

 

夜行蒙马特


巴黎北部的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但是这里却聚集了太多的故事和风景,而且还是巴黎最香艳的地方。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和红灯区,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

  红磨坊那旋转了一个多世纪的巨大风车,是蒙马特生生不息的象征。而拜谒坐落在这块高地上的司汤达的坟冢,却是许多人慕名前来的重要原因。

  公墓墓道为鹅卵石铺就,呈Y形,墓道两侧是一座座历尽沧桑的墓冢。在走向司汤达、寻找《红与黑》的深深幽幽的墓道上,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思索起他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杰作。


夜行蒙马特


  仿佛一棵树,又仿佛是一阵风,一生孤独的司汤达坚持享受着自己的孤独。他把自己从嘈杂纷乱的社会中剥离开来,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于世界,他生活在宁静的“风暴眼”,于是,理想之花在这里盛开,由此,《红与黑》横亘问世。

  孤独而写,为美而写。他在孤独中忧伤着,在孤独中美丽着。他在“目中无人”的状态下,释放着自己的精神,他让他笔下的于连说出他的人生警语和美学格言,他推开局限走向了无限。直到翻越了五十岁的山岗,他发现了艺术,也被艺术发现。在他生命的上升与衰落的交汇点上,他完成了《红与黑》,也完成了自己。

  还有,蒙马特的夜生活绝不是小恋爱小邂逅这么简单。全世界最著名的艳舞表演场“红磨坊”就在它的脚下,巨大的红色风车霓虹灯仿佛一个充满诱惑的漩涡,让人走过路过绝对不会错过。虽说是艳舞,但红磨坊的表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恶俗。许多著名的法国艺术家和世界上的巨星都曾在红磨坊登台献艺,莫里斯·谢瓦利埃,让·加宾,伊夫·蒙当,埃尔顿·约翰等,他们精彩的演出令观众如醉如痴。每晚九点演出正式开始,热闹的康康舞当然不会缺席,传说中的“无上装”表演在灯光音效的配合下竟也显得高贵华丽。羽毛、水晶、亮片、全世界最迷人的姑娘……这一切都让红磨坊成为了夜巴黎最high的地方。这种的气氛绝不是普通夜店里酒精刺激、劲歌热舞能够比拟的。它是专属于巴黎的独特魅力。一代代的绝色美女在这里演绎着人体、歌舞与艺术融合的最高水平。随着古老的巴黎渐渐成为一个旅游城市,红磨坊也早已不是传闻中贵族与艺术家的销金窟。与其说它是声色场所,倒不如说是全世界游客梦寐以求到此一游的景点,只是这景点必须在夜色包裹中才能穿透灵魂。

  清晨,在司汤达的墓碑前,人们谦恭有礼地肃立着。那尊大理石墓碑镌刻着司汤达的遗嘱:“生活过,写作过,爱过”。(编辑公众号:Sunny10179;作者微信号:Gavin10179)三行,八个字,这大概是一个作家最为简洁也最为丰富的自传了。司汤达把“生活”放在“写作”的前面,这是个发人深省的次序,最后,便是叶落归根:“爱”。

  东西方,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种族都呼唤着“爱”,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爱指的绝不是针对具体的人和事的狭隘情感,具体的爱必生事端,那是有缺陷的情感。这个爱指的是博爱——那朦胧的、迷醉的、美丽的、对世上一切生灵平等自由的爱之情感。


夜行蒙马特


  拥有爱,在这个世界上走一趟不论是怎样的经历,心地都会永远伴随着柔软和滋润,美神会不断地给予他爱抚和鼓舞,让他静静地等待着黎明曙光。

  怀揣着这样的爱,从这里出发,再在这里落幕。司汤达以赤子般天真明亮的心,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不同凡响的创造,留下了一道永恒的光辉洒向人间。

  叶落蒙马特,司汤达们长眠在这块高地,他们的灵魂在这里不再孤独。他们不必再自己向着另一个自己表达着伤心、委屈和哀伤,相信他们可以用共有的唯美方式进行交流和对话,相信他们会彼此脱帽致意:“先生,恭喜您!也请恭喜我吧,我们终于完成了我们自己!”

从神秘到清新到华美,夜行蒙马特便是这样如一支小夜曲般曲折婉转,旖旎动人。

【作者:唐加文;原文发表于:2017119日第6期《华东旅游报》第A15版:轻悦读(CN32-0074;总第3069期)】

 

夜行蒙马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