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父亲

(2013-08-10 15:52:49)
标签:

情感

分类: 原创

 

我与父亲共同生活了16年,之后又每年见面不足一月地生活了16年。

30多年间,记忆中父子俩语言交流的却不多,更没有过心贴心促膝长谈之类的事情发生。我想:这一方面与我们都属于不善言谈的一类人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父亲没有耐心与小孩子“讲道理”的急躁性格分不开。

我与父亲一起生活的16年,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之间的滇中农村,那时一家7口人就父亲一个是拿“工资”的小职员,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父亲整日拼命辛劳仍只能让全家过上勉强温饱的生活,身上承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想有个好心情好脾气,也实在是难。

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对我说的话,都是几个字的简短命令。

16岁时高考离开农村老家。在外工作的20多年间,每年回家两三次,每次过上两三天,父子间的对话更是屈指可数。虽说在2001年爷爷去后的几年间,也曾接父亲来北京住过一段,但每天也就几句问候的话,之后就无话可说了。况且居所面积小,父亲只能在客厅的沙发上过夜,起居既不方便也不舒服,每次都住不了几天就回云南。

父子两个人除进行简短的对话外,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对无言。偶尔我也会问些、父亲也会讲些我不知道的以前的事情,但都是就事说事的简单讲述,涉及情感的话题,一次也没有。

我与父亲之间虽然语言交流不多,但我感觉我们的心却是息息相通的。

小的时候和父亲打下手干活,父亲只要一停手,我就知道他要什么工具;父亲一抬眼,我就知道我做事没达到他的要求,要发火了,赶紧做好挨骂的心理准备。

我长大后,我父亲静默相对的时候,虽不说话,但两个人的心都在时刻相互关注着,趁对方不注意时瞄一眼,便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当父亲环顾四周时,我会立即将他想要寻找的东西放在他手边。而当我环顾左右时,貌似打盹的父亲,会立即说出我要找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当我想出门刚站起来时,在被窝中睡觉的父亲,会立即嘱咐我多穿些衣服、带把雨伞之类的话。有时我会想,也许是我们的心时刻息息相通,才不需要进行过多语言交流的吧?

父亲是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的,想必是因为常年不能和我们相处,父亲每次回家,总是把衣服挂在床头,而左胸口的口袋里,是一个工作证,里面夹着很多钱,十块五块五毛一毛,我总是一边有些惊慌地看着父亲,一边用手去摸那个袋子,每次,都没有失望过。后来读寄宿了,也爱向父亲伸手要钱,因为从来不会被拒绝。甚至是不会多问一句。我想是他是能允许这些小小的撒娇和奢侈。因为,他很爱我们。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七八岁那年寒假,吵着要去城里外婆那,住了两天,父亲下班就顺道把我接回家,父亲下班的时候已经六点,又是冬天,还要骑五六十里的自行车,路上很泥泞,父亲踩的很困难,但不管那个坡有多陡,父亲都不曾让我下来过,快到家门口时,邻居都说上坡的时候我就应该下来自己走。不是我没要求过,而是父亲不肯。那种被父亲疼爱的感觉真的很幸福。

  爷爷去世的10多年间,家的亲切、家的温暖在我心里已减损大半;而父亲的心里,他心中仅存的家的“院墙”也轰然坍塌,感觉旷野苍凉的风感觉直接吹到我们身上,冰冷透骨、寒进心里。

再次听到老歌《父亲》:“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听听您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不经意间,泪流满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