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给别人看?

(2013-07-29 21:35:21)
标签:

餐具

情况

别为

八仙桌

齐一双

房产

分类: 原创

 

此时的月光安静如水,红尘中此时的我也心静如止水。

朋友又搬新家了,我们三、五对知己前去道贺。新居的面积比原先没大多少,地段也差不多,但质量大不一样,那是北京城数得过来的顶级楼盘。据说,好几位大名鼎鼎的港台明星都是这里的业主,高端之极,可见一斑。当我们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发自内心地对新房发出种种赞美之声时,男主人并未得意忘形,而是淡淡地付之一笑,发出了一句极其精辟的感叹:与原来的房子相比,感觉也没啥太大的区别,多花了那么多钱,好像是为了住给别人看。如此实在的告白,瞬间打消了别人可能产生的关于得瑟和显摆之类的推测念头,不得不从性价比等各种角度来帮助主人分析乔迁的合理性,于是,在朋友们七嘴八舌之际,主人反倒用淡定的态度诠释了什么叫低调的奢华。

在人生的旅途,我们终能学会用心采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苦是甜,都当作人生的风景收入行囊,然后以更轻松潇洒的心态继续上路。实际上,每天都是美好的,就像阳光一样绚烂,这要靠自己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自己才能发现,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自己花钱买房,却好像是为了住给别人看,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来也不是没有可能。住宅的区域、质量就如同是社会阶层的分辨器,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自然地将居住者按财富、实力和地位进行划分,这才有了豪宅、普通商品房及安居房的不同市场需求。对于那些有幸跻身新贵阶层的人来说,没个响当当的楼盘名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房,所以,人在财富积累到了一定份上之后,住房的选择就不仅仅在面积和功能的考虑上,买什么房,住哪里,都有身份和身价的象征意义,这就不难理解,住给别人看,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自有其可以自圆其说的道理。

有些话听上去俗气,但却给人以启迪。那句「住给别人看」,貌似说得不经意,却透露出言者的自信和机灵。如果我们原本还想顺着这样的房屋置换值不值得的思路探讨下去的话,那么,这种狡黠的自嘲,足以封住任何吐槽者的嘴巴,让人在对于财力自叹不如的意识下,无意间得到这样的提醒:生活中做给别人看的事情并不少见,只不过有的反映在住房上,有的反映在其他方面,不需要少见多怪。

照理说,个人的生活习惯,消费态度,都是非常私密的事情,与他人无关。然而,世俗的观念,人性中的软肋,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人的价值理念,并作用于人的消费行为。身边有位朋友,就有过类似这种「X给别人看」的经历。多年前,他因为戴了块普通的手表,架不住无良损友的冷嘲热讽,咬咬牙,跺跺脚,换了一块百达翡丽。从此以后,各种保值增值,各种品位档次之类的自我宽慰就成了他拥有这块金属疙瘩的理由,但奇怪的是,如果说到实用价值,他说他还是更相信手机上的时间显示,你说,这是否也存在戴给别人看的嫌疑?说到这事,还有下文。因为那是块皮表带的正装表,所以接下来还得考虑与此相关的问题,夏天怎么办?穿休闲服怎么办?合理的解释是,还应该拥有至少一块运动型的,金属表带的,档次相近的名表。那么,戴著名表,衣服该怎么配,脚上应该穿什么鞋?——打住,照这思路下去,恐怕会验证我爷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叫做“捡到一根银筷子,败穷了一家子”。

说是过去有个人,捡到了一根银制的筷子,为了凑齐一双,就去配了一根。吃饭时感觉不对,有了银筷子,其他餐具也必须是银制品才匹配,于是又买了银制的碗和碟。所有餐具都是银制的了,实木桌子太不象样,于是又买了红木八仙桌。光一个红木桌子不成套啊,再去配全套的红木家具——-结果,他家变穷了。当然,这个典故主要是启发人们在消费问题上要量力而行,但针对我说的上述事例,却也极有相似的借鉴意义。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最后把家败了的说法过于极端,现在的人也未必这么做,可那住给别人看,戴给别人看,用给别人看的潜意识,却经常会来人们的心里作祟,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免俗,在个人消费方面保持绝对的理性。那些不断翻新手机,不断采购箱包,不断更换饰品的男男女女,在讲究功能,追逐时尚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这与“为了给别人看?”的心理如出一辙,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在想,是不是因为人心的满足并不完全取决于内在,还需要由外来帮助的缘故,才会有花钱买给别人看的情况出现。

当然,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也许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可能到最后才会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青春的梦已随风而逝,走过的旅途已不再轮回。卸下身心沉重的包袱,把握好今天的幸福——让明天的脚步,走得淡定而从容。

其实,所谓“为了给别人看?”,也许只是一句戏言,并不代表购房者的所有意图。我情愿相信,只要是财力允许,不管是买房还是其他个人消费行为,如果能够换来自信,换来快乐,换来对美好生活的更加憧憬,即便其中掺杂着给人看的心理,也应该无可指责,毕竟不是所有的虚荣心都需要克服并且能够克服的。当然,前提必须是,别为了一根银筷子,败穷了一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