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有大
(2012-12-05 08:42: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 |
小手小小,小脚小小,小小衣服刚刚好;小手长大,小脚长大,小小衣服穿不下。
除了精神性的东西,世间一切事物均具有广延性。
“小”和“大”因此成为我们把握变动不居之世界的基本概念和尺度。只消看一下日常使用小、大概念的频率之高,我们就能体会到其在我们生活中所占有的份量和不可或缺的意义。
有句话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也许高山远瞩的磅礴远比一粒沙子吸人眼球,但“小”却也有其独特的魔力。不免想起了小学老师的谆谆教导,“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每天就进步了一点点”。
大到每个时代得以流传的最具代表性的大事件,小到包括个人所取得的小小荣誉,都是依托大荣誉大成就著称于世。毋庸置疑大事件大荣誉代表着无尚的光荣与荣耀,但寓于其根本而言,无不是由“小”堆积而成。
要促成“由小及大”目标的实现,首先就是要培养“由小及大”的习惯,最为关键的就是两个字:坚持。
身在职场,我们每个人都想做好每件事,但却时有力不从心的情况发生,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其实不是我们不努力,归根结底是没有坚持将事情做“小”的习惯。认真执著固有,但懒散松懈、半途而废也绰绰有余,这样终究无法做成“大”事。因为,“由小及大”是必须经过“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经历“韦编三绝”,最终实现“百炼成钢”的一个过程。细品每一个成功者的大成就,无不是坚持由小及大的习惯累积而成。因此,无论要成就大事业抑或在自己的小职场被认可,率先要坚持将事情做“小”这一习惯,以这样水到渠成、收放自如的自控能力使自我在轻轻松松中胜人一筹。
日常工作中,精打细算的人常常被冠以“斤斤计较、小家子气”的称谓,其实这是大众主观上对细节漠视的一种体现。
众所周知,所谓的开创性与划时代,是以常年累月循序渐进为基础,非一朝一夕所能获得。寓于日常生活而言,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小”为出发点,这就需要改变旧观念,树立“小”节决定成败的新观念。
一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小细节的性格,是一种动力,一种精神,一种创造。我们每个人都兼具感性与理性性格,对大小琐事都用理智去衡量是不可能的,甚至大部分行为都是从感情为出发点,这是人性真实的一面。别人一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话就导致耿耿于怀,动辄勃然大怒,这是一般人的通病。鉴于此,既有自我崇尚、有信心,也有自我检查、随时修正的性格是关键。年轻的我们总是很有“性格”,认为过于简单的事情既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又不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喜悦,但其实,为人处事或是学习,都不仅仅是把握大局就可以了,许多成功的关键总是隐藏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小细节中,你注意到了,便能走对道路,你错过了,便可能失去这枚通往成功的钥匙。所以,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事无巨细,对小事秉承高度的责任感,同时,注重与同事间的沟通以防走入自我感知的误区,从小细节锤炼好性格,这才是通向理想命运之道的途径。
如果说人生真有生命线的话,那么这条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每一个点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圣雄甘地有句名言“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命运就会改变;命运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也许,注重小节,善做小事,从小节做好,从习惯、态度的改变到性格的养成,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客观条件都差不多,做大事的时间太少太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应付吃喝拉撒睡的日常琐细之事。历史学家黄仁宇,对伟大与平庸的历史有另外一番见解。“无事可记”的平庸岁月,是他的“大历史观”的重点考察对象。在他看来,正是那些无事可记的平庸年代,才真实地反映着一个社会、一种文化变迁发展的内在历史根据,并决定了它的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