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似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2012-03-09 06:51: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在一定意义上,它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有人说得好:一个国家经济落后要挨打,文化衰败则不打自垮。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文明进步的精神保障。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氤氲熏陶,培植主流价值观的文化根基、构筑为社会普遍信守的文化精神是主流价值观发挥社会导向作用的一个前提。主流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融会传统价值观中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优秀成分,反映了社会成员的真实愿望和普遍诉求,实现了社会成员的集体认同。实现集体认同的有效方式包括:官方的积极倡导践行、社会氛围的精心营造和价值观念养成机制的建立完善。
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道德失范、诚信危机以及公民意识淡漠,其根源是精神家园的缺失。调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对官方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表示认同,他们也不缺乏相关的知识,但当其在现实中面临价值选择时,却往往没有按照主流价值观行事。显然,仅仅被口头或表面认同还远不足以发挥主流价值观塑造民众精神面貌、引导社会风气的作用,只有当其真正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精神习惯和行为准则时,才能彰显其作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的强大而持久的作用。
主流价值观念的内化以及由这一价值观念主导的社会成员精神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是一个人从其童年时期就开始逐渐养成的惯常行为和已经渗入其骨髓的文化理念,换言之,这种价值取向伴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已成为其意识、行为的文化基因,成为其面临价值选择时“不假思索”的选择。这里,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极为关键。文化似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文化蕴涵的价值取向通过各种形式,从社会的不同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渗入一个人的心灵,于不经意间塑造其人格,成为其行为选择的内在依据。因此,主流价值观的培养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