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姓史名奇,字建华(1933~2004),河北涿州市向阳村人。自幼酷爱武术,九岁开始随舅父学习少林拳,打下良好基础。一九五二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本市码头乡北西郭村学校任教。
初到学校,先修校舍,村中派来几位村民为其盘炕。其中就有他未来的老师“刘爷”,清末民初誉满京城的八卦掌高手“翠花刘”刘凤春之子刘文华。
刘爷见新来的老师很年轻,便主动问话:“新来的这位先生哪村的?”先生答:“向阳的。”刘爷说:“向阳少林会挺有名的。”先生说:“我舅舅就是少林会会统。”刘爷问:“跟着学过吗?”先生答:“九岁就跟着学。”刘爷说:“现在没事,练练让我看看。”先生当即应允,认认真真的练了两趟少林拳和器械。
刘爷说:“不错,真好看。不过,这是玩意,哪天我教你点真的,你愿意学吗?”先生说:“当然愿意。”次日还没开学,先生返回向阳,将昨天发生的事向舅舅说了一遍。舅舅听了哈哈大笑,嘎然而止说:“那位刘爷就是翠花刘的儿子刘文华。他可是多年不言拳事了。他要是能教你,那真是你祖上有德,你小子的造化。”先生闻听,如梦方醒。
第二天返校,主动和刘爷攀谈,听刘爷谈古论今,甚得刘爷喜欢。一日,先生跟刘爷说:“您说教我点真玩意,什么时候教啊?”刘爷说:“找个引荐师,择个日子。”先生见刘爷同意,心中欢喜,积极安排了引荐师。一九五三年,由教育委员郑士昌介绍,拜刘爷为师。
天公作美,先生在北西郭村教学一教就是十三载。除教学外,就是陪伴刘爷左右,同吃同住,感情深厚。但刘爷对先生练功却要求甚严,一丝不苟。一个总式桩,加趟泥步、搬腿、揉腿、截腿功夫,一练就是三年零一节。
为了练精趟泥步,刘爷常常带着弟子们去村东芒牛河急流中逆水而行,在沙滩上练走转行圆。先生所练揉腿,可于四条带牙板凳下面往返自由;八仙桌下摆扣分明;搬腿功夫可从二人咫尺之间抬上放下,神出鬼没,无人能及;抽身换式更是独到。刘爷常夸之“真有你师爷的影子”。刘爷将毕生所承先父刘凤春的八卦拳倾囊相授。
先生业成后,曾请刘爷授形意拳,刘爷语重心长的对其说:“我活着,你就跟我好好学吧,社会面上没有我这么教八卦拳的,等我死了,你就是拉着一车金子,也没地方学了。以后再学形意拳也不晚。”先生理解老师之意,从此更加珍惜宝贵时间,二十载不离左右,终得要旨。
恩师谢世后,先生更加勤奋,并与茂州镖局镇场镖师段兰研习太祖拳,得其精要。适逢国家组织开展挖掘整理传统武术工作,先生积极投入其中。交流、教学、表演、整理,短短两年时间,已在燕赵大地名声鹊起;与人较技从未输过手,但都是点到为止。对其武功、武德,众人有口皆碑。
省武协主席南朴、河北大学武术教授武淑清等人及北京西城区体校等地方武校、武场,多邀其任教、著述。因当时先生有困难,只想在家静心研拳,故一一婉言谢绝。
先生早年常听老师说起武林前辈奇闻轶事,孙禄堂之名如雷贯耳。知孙禄堂有一女,乃女中魁元,得其父神髓。有心拜会,无人引荐,总难成行。
河北大地武术盛行,孙门弟子积极参与,孙雨人、康群先生、八卦掌研究员康戈武教授、河大武淑清教授等,常在孙剑云老师面前说起涿州有位史建华,武功、武德如何如何,虽未谋面,却有了印象。
一九七九年初,先生与武淑清互致新年快乐,武淑清对先生说:“我前几天给孙老师拜年去了,谈话中又说到了你,孙老师说,有时间让你去一趟。”先生闻听,心中大喜,问清地址,第二天带着新碾的小米、玉米面,早四点赶往琉璃河火车站,乘早市郊车,到永定门下车,再乘14路公交车到和平门下车,向北再向西来到孙剑云老师家(西绒线胡同54号)。
先生轻扣街门,从院中出来一位老人,问明情况引至西屋,对屋内说:“孙老师,涿州来人了。”房门打开,孙老师来至门外。先生赶紧上前抱拳致意,问新年好,并报家门。
孙老师说:“河北来人常说起你,我也没见你练过。活动活动,让我看看。”先生做了一个站桩,又做了一个开挂,跟着又做了一个栽锤。当做到单换掌换式时,孙老师连忙叫停,“你就是史建华,屋里喝茶。”
师生之缘,由此开始。经过一年的交往、观察,于1980年3月2日,孙老师在其斗室备酒三杯,小菜四碟,让先生向先父像鞠了三躬。完毕对先生说:“我会三趟拳、三趟剑,你要什么、给什么。”可见老师对学生希望之大。
先生正当壮年,又遇名师,每日练功更加勤奋。老师教而有心,学生学而用心。孙老师常对人讲:“建华功夫真大,悟性真高。”晚年孙老师社会活动之余,经常来涿州小住,与建华先生授武论道,自称涿州是第二故乡。
先生六十年如一日,孜孜不辍,承前人奇术,精八卦、太极、长拳,师古不泥,博而能精,功夫独到,崇尚武德,提携后人,为继承和发展刘氏八卦掌,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晚年精心研拳,着手准备将刘氏八卦掌出书,并融会八卦、孙氏拳、太祖拳各家,初步归纳整理了上百个精妙散手,有心传世,但因天不假年,夙愿未成,实为憾事。
后记:
建华先生拜入孙门,是带艺投师。
2004年清明节,史建华先生来京与我等师兄弟同车前往望都县东任家疃村,为先太师禄堂公扫墓,交流孙氏拳学。
至今,我还记得老师兄谦逊有礼、智慧风趣的言谈,当时亦将建华先生关于八卦拳学的体会做了笔记。
不料后来很快就传悉建华先生病逝的噩耗,痛惜之至!
今转载此文,深切怀念同门老师兄史建华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