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药治疗甲亢个案报告

(2010-12-09 20:11:35)
标签:

健康

分类: 行医随笔

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窦某某,女性,45岁,工人(内部退休)。于1993年7月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全身汗出多,易激动,心慌,气短,乏力,四肢软,双手发抖,体重下降,易饥饿,每日主食量约1斤2两,大便每日2~3次,不成形,无粘液脓血便,无腹痛。月经延期10余天,量少色暗伴有腰痛。患者四处求诊,于1993年12月在某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于1994年2月7日,曾用丙基硫氧嘧啶、利血生、鲨肝醇、肝泰乐、维生素C、维生素B1 等西药,病情无明显变化,患者自动出院。
  1995年2月20日来我院中医科门诊诊治。患者诉怕热,汗出多,乏力,口干,腰痛,大便不成形,日2~3次。月经延期11天。舌质干红、苔薄黄中裂,双脉细数尺沉。西医查体,体温:36.5度,脉搏:102次/分,血压:140/90mmHg;形体消瘦,面色略红,全身皮肤潮湿,突眼征阴性。双侧甲状腺I度肿大,质地中等,无触痛,未及结节,可闻及血管杂音,未触及震颤。双手颤征阳性。无明显体重下降,无明显多饮多尿症。实验室检查:T4:17.5r%(正常值:5.4~ 13r%),T3:312ng%(正常值:70~200ng%),rT3:180ng%(正常值:31~92ng%),TSH:0.2uIu/mI(正常值:0.3~4.4uIu/mI《IRMA法》)。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兼有郁热,治疗用益气养阴法治本为主,再配清热解毒之品以治标。处方:党参30g,炙首乌30g,石斛20g,狗脊20g,金银花20g,黄芩20g,花粉30g。
  随症加减:心慌,气短,脉结代时,加太子参30g,麦冬10g,五味子6g;乏力,纳呆,便溏加黄芪、茯苓、炒白术;夜寐不安加炒枣仁、夜交藤;腰痛、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则酌加川断、杜仲、附片、补骨脂、肉桂;怕热、手颤抖加元参、知母、连翘、金银花藤、半边莲;经迟量少色暗,舌质暗则加当归、赤芍、丹参之品。日1剂,分早晚服用。服汤药期间,停用全部西药和软坚散结类中药。
  连服158剂后,患者口干,乏力,纳差,心悸,气短,脉结代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寐宁,月经调,大便成形日一次。畏热,多汗,腰痛的症状有明显改善。查体:体温:36.2度,脉搏:62次/分,血压:110/70mmHg,双侧甲状腺I度肿大,未触及结节,无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手颤征阳性。突眼征阴性。实验室检查:T4:13.5r%;T3:268.8ng%;rT3:140.6ng%;TSH:0.2uIu/mI(1995年7月31日报告)。继用前法,兼以清热解毒,配用育阴熄风、温补脾肾、活血化瘀、疏风通络之品。再服药114剂以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体重增加。化验检查结果全部正常,T4:9.5r%;T3:128.9ng%;TSH:0.3uIu/mI(1995年12月19日报告)。1996年4月19日随访,查体:T、P、R、BP、HR指标均正常,双侧甲状腺不肿大,手颤征阴性。化验检查结果全部正常。嘱半年后门诊复查。
  按:本例从其主要临床表现,辨证当属气阴两虚,虚实夹杂证。从发病过程分析,患者工作不如意,平素易激动,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气不布津,凝聚成痰,病久入络,必兼瘀滞。气滞痰凝血瘀,结于颈前,形成瘿病。又思及病久入络,故又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品。由于该症系慢性病,治疗当以守方为主。本例随证加减治疗10个月,共服汤剂272剂。
  《中医杂志》1996;37(8):456     ISSN1001-1668/CN11-2166/R

补记:这是我孙门的一位师嫂,中医药治疗甲亢愈,至今未再复发。医者仁心仁术,解除病患,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精神上的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