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傳統文化 |
南老《原本大學微言》第十二篇《“明明德"明什么》,整篇最后,南老提出:"明明德"的定义,就是自明"内明"的学问的准则。我想,明明德是止于至善的基本前提,朱熹所提出的“虚灵不昧”是明明德后的其中一种外在表现或者境界,绝非我们应该追寻的道体。何况,明明德,也是基于大学之道的道体而来,也不是最究竟的东西。那么究竟道体是什么呢?佛家“止語”,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儒家“吾道一以貫之”。皆是不可說,不可說啊。必須進入身體輕安的境界以後才會易於體會,所謂洗心退藏于密,所以稱之為密,未至此則基本流於空洞的概念而已。
前一篇:与海归妈妈探讨幼儿教育
后一篇:甲午年“清源传薪”读书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