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年“清源传薪”读书会计划

标签:
文化 |
从本周三开始,郑州童学馆“清源传薪”甲午马年读书会将正式开始。“清源传薪”读书会以学习南怀瑾大师的著作为主线。
南老生于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个书香门第之间,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钻研文学书法,诗词歌赋,无一不精。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师毅然辞亲远游,西行入川。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 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
1945
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
http://mmbiz.qpic.cn/mmbiz/zxpx6mCP3EkGmG3LcCyY03KbkaVwKcORmGBOp2ibgibZtW3Lhbb4waUVlx9gZxWXiawhndKtiaPOZbVJUbFUZ75ZNA/01947年内战开始不久,南怀瑾先生返回浙江乐清故里,旋即归隐于杭州天竺,披阅了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继而于江西庐山天池寺旁结茅蓬清修。1949年春,南怀瑾先生辞别家乡,只身赴台。
到台湾后,南怀瑾先生先后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并应邀至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执教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不少台湾党政、军政要人及工商巨子都曾拜在南怀瑾先生门下。
南怀瑾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教化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在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然而,南怀瑾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自谦为“凡人”。长期以来,流传最广的却是这个最普通的称谓------南老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这样称呼他。
上下五千年
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
出入百家言
这是挂在南怀瑾先生客厅的条幅,反映了他的修养和追求。几十年来,南怀瑾先生虽屡经人间磨难,然矢志不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南怀瑾先生焚膏继晷,笔耕不辍。
今年读书会的整体计划是首先共同学习南怀瑾老师的《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为什么先学这本书呢?通过去年讲解《大学》原文发现,还是有很多人乏于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全面思考,没有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在没有这种全面闻思的情况下,是很难契入《大学》的甚深智慧中的,而这本书,恰恰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个很好的补充。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计划用5个月的时间学习完,然后会深入南老的《原本大学微言》进行学习。我们通过南老的讲解,会对《大学》有更深的体悟。
今年读书会与去年有一点不同的是,去年一直是我一个人在讲,那么今年,我要求所有人员参与,每个参与者都要按时完成每次规定内容的读书笔记,开读书会的时候,每个参与者都要发言。要把本周读书的心得分享给大家,这种智慧的传递在“共同前行”的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