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ETJY
ETJ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8
  • 关注人气:2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课与杂谈(三、四)——阅读及再谈阅读

(2012-04-26 20:12:06)
标签:

阅读

杂谈

教育

身教

读书

分类: 语文天地

(本文是儿教论坛语文版主youngyou上课与杂谈系列文章的一部分,谈及他对于亲子阅读和儿童阅读的个人观点。什么是孩子眼里的“好书”?孩子为什么会拒绝成人“推荐”的“好书”?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值得推荐给孩子阅读的,都是什么书?虽是个人所见,却有普遍意义,值得参考。)


孩子的问题最终都是成人的问题。关于阅读的问题也是这样。

感谢这些年大量阅读推广人的努力,阅读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先谈一下什么是好作品。

人们只有在阅读好作品时才是那个蒙恩者,而好作品是因人而异的。这解释了部分成年人的困惑,因为你为孩子选择的作品只是你心中的佳作,更有甚者,只是你听说那是本好书,孩子完全有理由以他的方式拒绝。

孩子不会说谎,他只是在告诉你:这不是一部好书或者这对此刻的我不是一部好书(我们不也会根据心情来挑书么?)或者没有合适的引领者我无法接受这是一本好书。总之,他在对你说,这本书对他来说不合适,就像有时候你会遗憾的说,这件衣服对我来说不合适一样。
但总会有合适他的作品出现。

作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慷慨的人,他的盛宴取之不尽。他创造花园、迷宫、战马、王国,他也展示魔术、奇迹、世界之巅的花朵和眼泪,但不是每一个赴宴的人都会满意而归。这是为什么?

文字的魅力是制造幻像。好作品不会告诉你全部,不是把食物送进你的嘴里。阅读的乐趣来自克服障碍和发现新的世界。

有孩子不喜欢寻找宝藏、探究世界的奥秘么?他们为什么会拒绝?是不是他想成为一名山中冒险的骑士而你给他一座花园?也许有一天,他当腻了大王会希望遇见一位公主并为她建造最美的城市。在此之前,他的世界里只有黄沙、刀剑和士兵们望向远方的目光。重要的不是他的头脑创造了什么而是他创造的能力。可能在他的世界里,他用一生来扮演一位对抗巨龙的勇士,也可能会用后半生去获取一位女士的青睐,或者他选择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前提是他获得了进入世界的钥匙。

孩子们需要的是借由自己的头脑将抽象的文字、语音符号转化为具象的能力。

这时候真实的世界就成为他最初的道路或者阻碍。作为家长,你为你的孩子建造的是通衢还是——一道无尽的墙?

我们的当代文明是快速、充斥电子设备和即插即用的。为什么电视儿童在传统学习中困难重重?因为大多数电视节目、大量电视广告都是灌输式的,画面和画面的组合是指向单一的、是事先生成的,大脑只需接受信息无需转化处理。它们在喂你吃,并且它们随时随地、速度快得惊人,你还没有咀嚼就喂你下一口,所以你很快就饱了,但你不会拥有哪怕是举起勺子的力量。而我们的课堂和阅读是需要同学将文字或者语言处理成画面进而引发情绪甚至创造新世界的复杂运动,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包围下的孩子在传统学校中遇到的困境(电子产品也许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人格,这个现实无法回避也不应逃避,并且不全然是坏事,这个问题留待后话)。

那么我们的家庭有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的头脑发展的小环境呢?大家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2.我的业余时间主要在做什么?
3.既然孩子天然会模仿成人,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我为我的孩子树立的是怎样一个榜样?

如果你觉得孩子遇到了困难,先从改变自己的一部分习惯开始,如果你无法改变自己,就不要苛求孩子。

但是我们得承认,成年人的可塑性不比孩子,如果自身的改变实在无法做到,还有一件事你可以做。不要告诉孩子他应该做什么应该看什么书,不要去看别的孩子正在看什么,周六下午不要带他去培训班,带他去全市最大的图书馆阅览室,告诉他你会在四小时后去接他,你去逛街去交友去玩。每周带他去,在他刚开始出现不适应的时候可能需要你放弃逛街,陪伴他度过那些图书馆的下午。我深信,大多数孩子会做出最适合他们的选择。他选择了飞船、海洋还是古战场?他的选择不是你想象的正确的、最佳的选择?没关系,他得先有创造自己脑中世界的能力,等到有一天,他遇到另一位更伟大的造梦师,他可能会想要去追随。而当他遇到一位少女,可能他就会去种植玫瑰。

最后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在我的童年中,我的父母很乐意我在假期住到亲戚朋友家中,这对我从最初的挑战慢慢变成了乐趣。我有一位大我八岁的表哥,当时他是几次留级的初中生。我在表哥家中,每天睡前都会央求他为我讲故事。表哥所知其实很少,但他从不拒绝我的要求。他有几个讲过几十遍的笑话和一些隋朝十八条好汉的错乱故事(他把隋朝念成堕朝,以致我到学校后勇敢地纠正老师的错误并坚持认为那是堕朝)。

这些不是重点。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夜晚的虚空中,背景是洪水般冲锋的军团与他们闪光的盔甲,猛将间的对决正在上演,那黑暗中的鼓声比黑暗本身更遥远、更持久。而这个记忆的盒子我保留至今,时间越久远,它就越美好。



 

 

再谈阅读:

 

因为成长环境和个人喜好的关系,小时候除了各种演义外很少看其他少儿书籍,长大后也只是因为工作需要才看了很少的几部儿童作品,关于阅读的体会还是以个人生活与工作经验为主,仅供参考。

先说历史类作品

历史与其说是文科,不如说是感性的理科,重逻辑,也非常需要感情投入和宽容精神,因为带有较强故事性,年纪小点的孩子也能接受。孩子自己看,从熟悉人物、事件开始可以。有余力的家长,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并借助互联网,将风物习俗、人物性格、事件因果、当代现实甚至人性、文化、文明串起来讨论交流更好。总之余地大,面广,大多数孩子都比较适合学习。要说传统文化,愚以为最应该推广普及的应该是才是。结合附带一些会很好。首推当然是《史记》,白话文言对照看最是,史迁文笔佳,光看白话比较可惜。其次当为《世说新语》。先秦勇烈,魏晋风骨,正是后来被暴君伪儒们阉割掉的华夏真精神。
之后应该是,但学也可以结合一些。诗词歌赋比较成人化,多的是中老年作品,就对孩子有点难,孩子如果乐意,背一些打底子不错,但不用勉强。诗配画是不错的切入点。

至于其他,比如经书,多是常识和大道理,长大后自己看看即可,明理的成年人自会取舍,让小孩子囫囵吞枣不带批判的背诵大可不必。农业文明重传承,但时至今日,世道早已大变,没有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却成了华夏文明的硬伤,伤了几千年,也该醒醒了。

其实最重要的还有小说,首推《西游记》,其次《三国演义》,再大些看《水浒传》和《红楼梦》,这些书感兴趣的小朋友肯定不止看一遍,翻多了就是精读。

从前还开过童话课,安徒生、宫泽贤治、卡尔维诺、安房直子等等,文本本身都是非常好的。之所以讲了两季就没再讲,是因为文本相对简单,作为老师能讲得也就那些,多讲就没劲了。但小朋友初学反复看看还是会很好的。

因为自己是从西方到东方从先锋实验派到古典主义的学习路数,所以深感西方文明对青年人的胃口而东方传统文化为中老年所偏好。所以白话小说、散文就看翻译作品为主吧。中文现当代所谓名家名作更多是政治正确,很多有其名而无其实,看多了不但坏了品味还自以为得道,很是可怕。不过,如果反向操作,按政治不正确排名,倒可能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当代作家也大致如此,好作品好作家每个时代都有,但总归一杯啤酒大半杯沫,沫撇完了人也老了。而且真正伟大的作品适合孩子的毕竟不多,当然家长如果够勇敢够坦诚够宽容敢直面人性和内心并愿意跟孩子交流,那孩子可以看的东西会多很多。

以上部分可以是连环画、图画书,但要坚决拒绝各类所谓名著少儿缩减版、改编版。其实针对少儿不是不能缩减和改编,关键是大多负责改编的家伙不学无术经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以为整一个故事情节简述就算是精华版,不明就里者会错觉自己看过不少,其实完全不是一码事。原著一大本胜过改编三百篇,大概就是这个理。


youngyou(本博文版权属于儿童教育论坛语文园地版主youngyou,并受法律保护。除非博客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youngyou老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morningmommoo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