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都来吟诵吧

(2011-08-30 11:31:21)
标签:

吟诵

经典

中国

文化

传统

分类: 亲近国学

小羽妈114((本博文版权属于儿童教育论坛经典常读版主小羽妈114,并受法律保护。除非博客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我这个人特别不擅长说服人,想让周围的人接受我认同的理念简直比登天还难,比如学英语的方法,我告诉人家,要听故事,要读原版书,要上外教课,但是人家听了都嗤之以鼻,照样上那些专门学语法的辅导班;说起吟诵就更惨了,我弟妹直截了当告诉他儿子,吟诵这个东西自己偷偷学学还行,但千万别到学校去唱,小心老师削你。我好友呢,说吟诵像鬼叫,难听死了。我的网友比较委婉,说,吟诵啊,好是好,但有点不好听。可见,我这个人是多么不会劝人,但明知不可为我还是要努力为之,因为劝过了心里会坦然,求个心安吧。

回到正题,我们为什么要吟诵?徐健顺老师说得好:因为吟诵是真的,是对的。一百年以前,汉文化圈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方式就是吟诵,哪里有现在平板的“朗诵”。他们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歌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但是现在呢,20世纪初以来,我们这几代人竟然觉得吟诵很可笑,调子像鬼叫,提起吟诵就想起电影里被丑化了的摇头晃脑迂腐的私塾先生。历史真是和我们中国人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竟然让我们觉得这种唯一正确的古代作品的吟诵方式可笑。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每次提到这种现状,吟诵专家都不禁会痛心疾首,长叹一声以后会说,要吟诵啊。

继续说我们为什么要吟诵,再抄一段徐健顺老师的讲义。概言之,“因为吟诵是对诗文的理解。稍微展开一下,可以说吟诵的声音里包含着三层含义:第一,字面的意义,第二,声韵的意义,第三,吟诵者个人对诗文的理解。”我们现在的诗词“朗诵”只注重了第一点,也就是字面的意义,而完全忽视了第二点声韵的意义,因为声韵包括押韵、格律、入声字和开闭口音等等,他们都是有意义的,你不平长仄短地吟诵,就体会不到这些内容的特殊含义,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你对诗文的理解也会有偏差。

“如此,教学的时候就一定要吟诵,老师把自己的理解浓缩在吟诵中教给学生,学生反复体会,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吟诵,如此代代相传。现在读经的人很多,有些读经理论倡导者认为,说小时候背过,长大自然会理解。这个理论有个疏漏,古代的教育并不是这样的。小的时候老师没有把理解的种子放进孩子的心里,他长大以后怎能理解呢?古代的教育,确实是小时候背过,多背少讲,但是小时候要埋下理解的种子,那就是吟诵。后来的讲经,也要靠吟诵。”当然,现在一些私塾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开始少量教一些诗文吟诵作为点缀,但在量上是远远不够的,私塾老师也需要吟诵培训吧。
再说说关于吟诵的一些误区,有人说吟诵就是唱歌,而且是唱得难听的那种。此言差矣,吟诵不是唱歌,“‘吟’的目的在词,它是要把词的意思完整、深入、充分地表达出来。一篇作品可以有好几个调子,你翻开《我爱吟诵》这套书可以看到,某些名篇会选录好几个人的吟诵调,徐健顺的,程滨的,杨芬的。。。。。。也可以用一个调子吟诵很多作品,徐老师曾经用一个调子领着我们吟了蒙学作品、《论语》、《老子》等篇章的部分章节”,可见,调子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还是词,如何把词义给充分阐释出来才重要。吟诵调真的难听么?拿过来一篇诗文,首先要做声韵分析,先看它的文体,根据文体看它的平仄,再看它的押韵,韵脚的开闭口音,然后看入声字有哪些,以上这些内容都有不同的涵义在里面,根据上述这些就可以定下一个基本调,这个调子是豪放还是婉约,感情是雄壮有力还是缠绵婉转就都可以确定了,这个时候你再去平声悠长,入声短促,押韵开闭口地吟咏,就绝不会觉得调子难听了,如果觉得难听你也就不会这么吟了。

吟诵很难学么?徐老师说了,一点都不难,中国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吟诵作曲家。培训课上他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讲完了吟诵的基本规则。他总结了六大规则: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对称模进,文读语音,腔音唱法,声韵涵义。把这几条弄懂了,吟诵也就学会了。之前,我觉得诗词格律很难懂,其实格律很简单,就是“同句相间,同联相对,邻联相粘”三原则加上避免三平、孤平而已。培训课上,徐老师用一个大图就把五言、七言四种文体的格律给分析得明明白白。

吟诵调很难记么?非也。“比如古体诗文的吟诵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几个高低不同的主旋律组合来使用。我们把这些古体诗文吟咏的主旋律称作“调”。“调”一般又分上调、中调、下调,(也有两个调或者四个调的,比较少见。)三个调子经过微调,可以有很多组合,可以循环往复地使用,这样我们只要记住这三个调子就可以吟完整部作品。”这三个调子我们可以称为“基本调”,学员戏称为“矿泉水”调,拿过一篇没调子的作品,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基本调吟出来,用这个利器可以吟遍古代作品。徐老师教吟诵“作曲”时,从“黑板擦”、“矿泉水”这样的简单句入手定调子,十几分钟后,我们就开始高声吟《静夜思》、《短歌行》、《赠卫八处士》、《橘颂》、《论语》,矿水调太神奇了。
哈哈,吟诵很简单吧,那还等什么,赶紧学吟诵吧。不过,要去参加培训才会有效哦。
(注:文中内容大部分摘自《徐健顺文集》)


(参与交流,请来儿教经典常读大家都来吟诵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