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朝分娩育儿自然分娩剖宫产注意事项 |
分类: 一朝分娩 |
剖宫产&自然分娩
24小时倒计时
文/张素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英华
当胎儿到37周时,在产前体检时医生通常会根据胎儿的大小、胎儿胎位、孕妈妈骨盆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合并内科或妇产科并发症,来决定采取哪种分娩方式,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两种生产方式的不同,相信很多孕妈妈都已经了解,但是在生产前一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们请妇产科专家为你来解疑答惑吧。
剖宫产24小时倒计时
计划性剖宫产可以选择离预产期7~10天结束妊娠,因为胎儿成熟,安排白天手术比夜间临产后剖宫产更从容。一般孕妈妈会在计划剖宫产的日期提前一天入院,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术前备血。
手术前24小时:
上述风险的发生率很低,一般小于1%,但发生在个体身上,就100%的发生了,家属和孕妇面临的风险很大,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
手术前6小时:
手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以免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而误吸入气管。术后肠管处于麻醉状态下,新吃进的食物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难以及时排气,只有排气后,才说明肠管恢复了正常。如果急诊剖宫产,产妇又吃了食物,此时手术中要用止吐药防止呕吐,这种情况下产妇可能排气恢复稍慢。
手术前30分钟:
剖宫产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1.持续心电监护:心电监护仪记录心率和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还可以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医生及护士通过对监护仪参数变化的观察可及时和迅速地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的决断。
2.吸氧:术后给予小流量的吸氧,这对剖宫产后产妇身体的恢复是极其有益处的。
3.持续导尿:由于麻醉的采用,剖宫产术后的一段时间产妇不能自行排尿,此时要通过尿量的多少来观察发现手术补液是否充足,产妇是否存在血容量不足等等。
4.输液治疗:产妇在术后短时间内不能进食、进水,通过输液治疗维持正常的血容量、补充能量和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5.腹部捆扎腹带:腹部手术结束后,在腹部捆扎一个带有弹性的布带,主要目的是可对腹部的组织实施压力起到止血的目的。由于腹部的捆扎可以减少对伤口的牵拉,从而使产妇在翻身时减轻疼痛。
6.定时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和按压子宫底部: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尤其是剖宫产术后一段时间内常常容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或宫腔积血,通过按压子宫和观察阴道出血可及时发现产后出血。
7.产后翻身时间:经过2~3小时以后,随着药物的代谢,麻醉效果逐渐减弱,双下肢逐渐可以活动。术后6小时,产妇自己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慢慢地活动双下肢,左右翻身。这样做可以尽早地恢复下肢的功能,同时也可以减少术后血栓的形成,促进肠管蠕动,减少肠粘连,促进早排气。
8.产后进水、进食的时间:剖宫产术后6小时之内,不能进食、进水。如果产妇口渴的严重,可以饮少许温开水,一次最好不要超过50毫升,也不要喝牛奶、红糖水,避免发生肠管胀气,引发不适。产妇更不要吃饭,一般要等到手术后次日,早晨可以进食一些米汤或是稀饭,这样可以补充一些水分和热量,同时也可以促进肠管的蠕动,加快排气。产妇一旦排气,就说明麻醉后的肠管功能已经恢复正常,即可以逐步改为半流食,然后恢复正常饮食。
自然分娩四要素及分娩流程
自然分娩四要素
顺产流程
2.产房待产:进入产房后,大部分产妇很紧张、害怕,担心自己大出血,孩子发生危险。也有产妇产时不自信,对自己生孩子没有信心,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分娩,或在分娩时产妇不能忍受产痛,出现烦躁、喊叫、哭闹、要求剖宫产等情绪,。解决产时的这些问题,目前许多医院开展陪伴分娩、产时分娩镇痛、孕前培训,确实有实实在在的帮助。但最重要的是产妇此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尽快、安全地生完宝宝。
在产房,每次宫缩来临时,产妇要慢慢深吸气,缓缓吐出,可以放松情绪,医生做完查体和胎心监护后,产妇可以下床活动,及时排空小便。
特别提醒:如果产妇在分娩时有大便感,先告知医生,不能自行解大便,因为这可能是宫口开大,胎头下降,引起的便意,若产妇不清楚这个原因,就可能会发生在厕所分娩了。
在产房里,产妇家属要准备稀面条、馄饨、粥类,并鼓励其进食,若产妇实在吃不下,可以输液。
问:产妇要求自然分娩,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改为剖宫产吗?
答:如果孕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子痫、产前大出血等情况,或孕妇在产时出现产程停滞、胎儿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如羊水Ⅲ污染,胎儿心率变化等提示胎儿宫内缺氧)时,就需要改为剖宫产。
问:医生建议我剖宫产,我却坚持自己生,会出现什么危害?
答: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危害不同。如胎儿宫内窘迫,短时间不能分娩,可能出现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影响智力,严重者死亡。
剖宫产再孕者如果子宫切口太薄,建议第二次仍选择剖宫产比较安全,因为分娩过程可能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危及母婴安全。如果产妇出现产程停滞却不及时剖宫产,可能会出现产程过长,产妇过于疲劳,有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风险,也有可能胎儿在产道受压时间过长而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软产道受压时间过长发生缺血坏死。
后一篇:轻松度过产后住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