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宝宝养育育儿宝宝用品准备傻瓜教程 |
分类: 宝宝养育 |
宝宝用品准备傻瓜教程(下篇)
文/尼莫妈妈(8个月宝宝的妈妈,对宝宝用品颇有经验,热衷于“海淘”的时尚潮妈)
编辑/小艳
相关博文:
宝宝用品准备傻瓜教程(上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c8045f01015ttx.html
宝宝用品准备傻瓜教程(中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c8045f01017rnl.html
这是一个争议颇大的大宗物件。根据我孕期对不少前辈妈妈的调查询问,有的家庭对婴儿床的使用率非常高,一直睡到宝宝上幼儿园。还有不少新手妈妈为了图夜间喂奶方便,干脆将宝宝放在身边入睡,使得宝宝粘上了父母的大床,不愿意再回到小床入睡。所以又有不少家庭从宝宝新生儿时期,婴儿床就一直处于闲置或是堆放杂物的状态,很占地方又一时难以处理。
婴儿床究竟要不要买,取决于父母为新生宝宝准备的睡眠位置。一些专家认为宝宝一个人睡比较好,倘若睡在父母中间容易吸入两侧大人呼出的废气,另有专家则认为宝宝与父母同睡可以增进亲子感情,所以只能说各有利弊。虽然喂夜奶会辛苦一些,为了让尼莫宝宝睡得更舒展,我们选择了让他单独睡小床。现在尼莫8个多月,一个人睡得自在得很,也没有因为睡小床而与我们产生疏离感。
如果要购买婴儿床,实木且无油漆涂抹的木床是最佳的选择,但要细心检查床的边边角角以防木刺弄伤大人或宝宝。有的婴儿床中间还有摇篮,很适合新生宝宝使用。除了床体本身之外,相关的床品配件也需一一到位,诸如小床的蚊帐、床单、床垫、床围以及应季的被褥等。值得一提的是,宝宝出生后的三个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生理弯曲,不能够用枕头,因此在给婴儿床配床品时别急着买枕头,更别急着给宝宝用上哦。
如果决定购买婴儿床,孕妈妈请务必提前几个月入手,毕竟为了宝宝的健康,再优质品牌的婴儿床也需要通风去味。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买,最好能提前向周围已有宝宝的朋友询问一下是否有闲置的婴儿床可以转赠,二手的小床自然更加环保健康,万一日后宝宝不愿睡小床,也不用为白白浪费了银子而郁闷啦。
睡袋
睡袋是否要买同样取决于是否让宝宝与大人同睡。如果睡在大人中间,爸妈能随时关注到宝宝的一举一动,一般不必担心宝宝蹬被与否。而单独睡的宝宝则最好用睡袋,即便是夏天,睡在空调房间里也应穿上纱质的小睡袋,以防受凉。所以家中应备夏款、春秋款和冬天款三类睡袋。
有不少妈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觉得睡袋太过束缚宝宝的四肢,还有的宝宝不喜欢睡袋,最终遭到了弃用。所以买不买睡袋,可以留到宝宝出生之后再做定夺。
尼莫妈心得:睡袋的最上方一般设有防止拉链伤及宝宝的布条,以纽扣或按扣闭合。由于这些纽扣十分靠近宝宝的嘴巴,容易遭到调皮宝宝的啃咬。所以妈妈们一定要确保这几个扣子缝合牢固,以免宝宝误吞哦!
婴儿车
新生儿因为无法靠坐只能躺睡,所以新生儿的婴儿车必须能放平至180度或接近180度。新生儿婴儿车看起来都比较豪华,价格也较贵,最大缺点是笨重。等到宝宝能够稳坐了,便可购买婴儿车的升级版——伞车,它轻便可折叠,携带方便。
选购婴儿车时,需考虑车轮是否带有避震功能,以减小车身的晃动幅度。各个连接处的螺丝是否稳固,座椅的材质是否结实可靠透气,以及车轮是否带有增加安全系数的刹车。婴儿车能否折叠也需考虑,这样在不用时更节省空间。
尼莫妈心得:在孕期时,我和尼莫爸反复掂量,网购了一辆威凯的三轮婴儿车。可惜尼莫出生后,奶奶因太过心疼孙儿,担心小车颠簸伤害宝宝,出门坚持亲手抱,阻挠使用小车。等到宝宝一百天奶奶勉强同意小车上路时,常常又因婴儿车扛进电梯及上下台阶不便等原因使用率更低,结果很快尼莫就能靠坐了,我又更心痒轻便简洁的伞车,所以大多数婴儿车真正能使用的时间还是有限。各位孕妈妈入手前要兼顾日后带娃主力军的身体状况,有些老人因身体原因无力久抱宝宝,有了婴儿车省力很多。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家的地理环境,搬进搬出是否方便。毕竟是大件,日后派不上用场确实可惜。
吸奶器
孕期我参考了众多母婴论坛里风传的待产包清单,准备跟风入手一台吸奶器,品牌圈定为前辈妈妈都热推的英国新安怡,了解到它分为手动和电动两款。闺蜜告诉我手动款太费力,尤其是在月子里需拼命按压,很怕会因此留下后遗症,干脆一次性投资直接买电动的。可又有同事跟我说她孕期也买了一个手动的,结果她的母乳不足,宝宝不够吃,吸奶器根本就没用上。比较了一下价格,我发现新安怡的电动价格接近两千元,手动款则只要4百多元,于是先入手了一只手动款。
托老天的福,自尼莫呱呱坠地后我的奶水一直充足,他每顿都吃不完,住院时护士就嘱咐每顿宝宝吸不净的奶汁妈妈应用手挤出或用吸奶器挤出。但新生儿期宝宝吃奶非常频繁,妈妈根本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每次喂完宝宝后我已是筋疲力尽,并且初乳十分浓稠,吸奶器的力度也很难吸净,所以常常偷懒,喂完尼莫便拉倒。不曾想产后十一天我就因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炎,高烧去了医院挂水。这次的发烧让我意识到若想继续母乳大业就不能再偷懒了,为了省时省力只得砸银子又抱了台新安怡的电动吸奶器回家。
的确,电动吸奶器可以解放你的大拇指,但别现在就着急把电动吸奶器搬回家。因为每人的产奶量不同,只有产后见分晓。有的妈妈因为种种原因奶水不够充足,或者产量刚刚够填满宝宝的小胃,这种情况基本用不到吸奶器,偶尔用之手动款也就足矣。若如我一般母乳太过充盈,或因乳头凹陷无法亲自哺喂只得将母乳吸出,使用吸奶器的频率过高,手动款就显得很累人了。所以建议大家先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大致圈定意向,产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购入。
尼莫妈心得:选购吸奶器时要注意,并非吸力越大越好,真正好的吸奶器是尽力模仿宝宝的吸吮动作,而宝宝的吸吮是温柔和缓的。如果吸奶器力度太大,很容易引起乳头红肿甚至拉扯至破裂。另外不管购买途径如何,请务必选择有发票且可保修的商家。电动吸奶器的投入本来就大,频繁使用自然会增加电动头损坏的概率,切莫贪图一点小优惠,等到坏了又要再砸银子修理。
母乳保鲜袋
同样为产后才需购买的东东。若因奶水多而需要频繁地使用到吸奶器,那么母乳保鲜袋便可帮妈妈们将吸出的乳汁安全密封地收集起来,并放入冰柜冷冻储存,以便日后上班时或有不时之需时使用。就我所用过的品牌而言,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是韩国的JACO母乳保鲜袋,分为100毫升、200毫升、250毫升几种规格,每个小袋上都设有密封条,可耐零下20度的低温,且不含双酚A。推荐网购即可。
奶瓶消毒锅
奶瓶清洗不净,细菌滋生容易导致宝宝腹泻,因此定期对奶瓶进行消毒十分重要。市面上比较多的消毒锅是蒸汽式,利用蒸汽原理一次可以消毒若干个奶瓶,方便但并不便宜。还有一种微波炉消毒锅,将奶瓶装入锅中,放入微波炉加热消毒,价钱也便宜不少。而我一直采用的沸水消毒法,即用一口大锅装满水,放在灶头上烧至沸腾,然后关掉火头,再将奶瓶、奶嘴、吸奶器等完全浸入消毒,3~5分钟即可拿出。同时要配一把奶瓶夹,用来将奶瓶夹入夹出锅中。
沸水消毒法的注意事项:一要留意被消毒物品的材质是否耐高温,以免烫坏物品,或将塑料制品中的有毒物质带出。比如PP材质的奶瓶就不能用沸水烫煮。二是锅中的水要够深,至少应没过被消毒物品,才能起到消毒的效果。三是奶瓶奶嘴也不宜频繁烫煮,避免产品老化,一般而言一周集体消毒两三次即可。
隔尿垫
如果你已决定给宝宝白天使用传统的尿布,那么一张防水的隔尿垫可以帮助宝宝的小床或被褥不至于整日湿漉漉。因其防水,隔尿垫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闷气,因此材质上要选择透气的款,比如竹炭纤维。
抱婴袋、抱婴凳
以前常在电视上看到外国的妈妈将宝宝“绑”于胸前或背后,自己潇洒逛街的场景,我也常有类似的憧憬,可实际使用时发现又是一件败品。因为新生宝宝的身子还不够硬,怎么绑都觉得别扭,而大了之后宝宝就更不愿意被束缚着了。类似的产品抱婴凳也是同一道理。其实宝宝需要我们抱的时间很有限,妈妈们不妨珍惜一下宝宝无比依赖我们的这些瞬间吧!
护臀霜
大部分孕妈妈都听说过宝宝因为用尿布而导致红屁屁,因而有的妈妈在孕期就囤好了各个品牌的护臀霜。其实,有个更为简单的土方子可以解决宝宝的红臀,将麻油蒸熟冷却后用棉签抹在宝宝的患处,既便宜又很好用。
喂药器、吸鼻器、冰贴
尽管前两样我都早已收入囊中,但实际情况是喂药时小勺远比喂药器更好使。宝宝小鼻子被鼻涕或鼻屎堵住时,在他的鼻腔里滴几滴温水比什么都管用。很多妈妈发现宝宝突然发烧时,会把物理降温用的冰贴贴于宝宝额头。要注意3个月前的宝宝是禁用的,必须等到宝宝有能力扭头或摇头,或能通过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不适感时才可以使用。
安抚奶嘴
在月子里,我就尝试着往尼莫哇哇大哭的嘴里塞入安抚奶嘴,可小少爷根本不领情,迅速地吐掉,继续哀嚎,试验几次均如此,只得又把它当做一件败品搁置在角落里。可后来看到一个闺蜜的宝宝叼着安抚奶嘴怡然自得的小样,十分诧异。寻思之后我终于找到了原因,尼莫一直是母乳宝宝,平日里肚子扁扁依旧对奶瓶抿紧小嘴,又怎会爱同为硅胶头的安抚奶嘴?而闺蜜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亲喂,宝宝打出生就一直喝奶瓶,自然乐得叼着安抚奶嘴找安全感。
后一篇:糖妈妈的诊断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