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孕味官方微博
孕味官方微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93
  • 关注人气:2,1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解读

(2012-06-11 14:01:12)
标签:

肝肾功

杂谈

分类: 十月怀胎
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解读
文/葛自银    编辑/春苗

  在血液中除了含有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等诸多的血液细胞外,还有其他不同的物质。通过生化检查检测存在于血液中的各种离子、糖类、脂类、蛋白质以及各种酶、激素和机体的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并能帮助临床确定病情,监测治疗效果。
  肝肾功能检查,是较为简单而全面地了解肝脏和肾脏功能状态的方法。

肝肾功能检查报告单正常参考值(女性)

生化检测项目

单位

参考范围

谷丙转氨酶(ALT)

uL

10.00~40.00

谷草转氨酶(AST)

uL

10.00~40.00

总胆红素(TBIL)

μmolL

3.40~17.10

直接胆红素(DBIL)

μmolL

0.00~6.80

间接胆红素(IBIL)

μmolL

1.70~10.20

总胆汁酸(TBA)

μmolL

0.00~10.00

碱性磷酸酶(ALP)

uL

40.00~150.00

总胆固醇(TC)

mmol/L

2.90~6.00

高密度脂蛋白(HDL)

mmol/L

1.03~2.07

低密度脂蛋白(LDL)

mmol/L

3.12

总蛋白(TP)

gL

60.00~80.00

白蛋白(A)

gL

40.00~55.00

球蛋白(G)

gL

20.00~30.00

尿素氮(BUN

mmolL

3.20~7.10

肌酐(Cr

μmolL

44.00~97.00

尿酸(UA)

μmolL

89.00~357.00


  • 肝功能
  如果母亲是肝炎患者,怀孕后会造成胎儿早产等后果,肝炎病毒还可直接传播给孩子。
  患过肝炎或正在患肝炎的女性生育时,通过母亲的血液或分泌物会将感染传染给新生儿。很多人虽患有肝炎,但本人并没有不适的感觉,因此,妊娠前应接受肝炎相关检查,或接受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
  肝功能检查结果代表着肝脏本身的变化,一般在孕前3个月进行,必要时妊娠晚期还需复查。

解读   肝功能检测指标         
  为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每个孕妇都应该在妊娠早期检查肝功能。它包括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碱性磷酸酶(ALP)、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乳酸脱氢酶(LDH)、胆固醇等等。
   
【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灵敏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谷丙转氨酶正常值:10~40u/L
  谷草转氨酶正常值:10~40u/L
  这两种酶主要位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内的酶释放入血液,使血清中的这些酶活性升高,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测定是肝细胞损害最灵敏的试验之一,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升高须在肝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时测得。
  增高:正常孕期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在正常范围内,轻中度升高则见于急慢性肝炎、酒精、药物和化学毒物等因素所致的肝损害以及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梗阻,当谷草转氨酶明显增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则提示重症肝炎、爆发性肝炎及妊娠脂肪肝等。
  妊娠期,肝脏一般能维持良好的功能,由于母体、胎儿、胎盘单位发生激素和代谢物质影响,部分健康孕妇会出现某些肝功能试验轻度超过正常值,谷草转氨酶略高,但多数在正常范围。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血清总蛋白会降低。由于血红蛋白代谢增加,少数孕妇胆红素可轻度增高。
  碱性磷酸酶在妊娠早期可轻度升高,晚期升高2~4倍,它的升高并非肝病引起,是由于胎盘产生一种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所致。
  孕妇基础代谢率增高,胎儿的代谢和解毒作用依靠母体肝脏完成,使肝脏负担加重,容易感染病变,所以在孕期要经常检查肝功能。了解正常生理性改变和病理性改变的区别,能帮助孕妇自我辨别、判断肝功能是否有病理性改变。
  碱性磷酸酶和谷草转氨酶在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明显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

【2】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和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反映黄疸程度的指标

  正常值:总胆红素:3.40~17.10μmol/L
      直接胆红素:0.00~6.80μmol/L
      间接胆红素:1.70~10.20μmol/L。
  红细胞破坏增加、肝细胞损害或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时,均可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和血清间接胆红素,借以诊断有无溶血及判断肝胆系统在胆红素代谢中的功能状态。
  肝细胞受损时, TBIL、DBIL 和IBIL均升高。
  正常孕期胆红素水平不会有改变,如果血清胆红素升高,可能为各种原因造成的黄疸,如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此外,排除了常见原因引起的黄疸后,还应警惕比较少见但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的妊娠胆汁淤积症和妊娠急性脂肪肝。


【3】碱性磷酸酶(ALP)

  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脏、小肠及胎盘中,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有6种,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大部分来自于肝脏和骨骼,因此,常作为肝脏疾病的检查指标之一。
  正常值:40.00~150.00 u/L。
  升高见于:肝胆系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胰头癌、胆结石、肝内胆汁淤积症等,骨骼疾病时也可升高。

【4】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肝脏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因此,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是反映肝脏和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总蛋白(TP)  60.00~80.00 g/L
              白蛋白(A)   40.00~55.00g/L
              球蛋白(G)   20.00~30.00g/L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常见于亚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及缺血性肝损伤、毒素诱导性肝损伤等;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见于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等。

【5】总胆固醇(TC)及胆固醇酯(ChE)
     正常值:2.90~6.00 mmol/L
  检测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情况。阻塞型黄疸、脂肪肝时总胆固醇可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

【6】总胆汁酸(TBA)
    正常值:0.00~10.00μmol/L
  胆汁酸测定能反映肝细胞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并与胆道排泄功能有关。它对肝胆系统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其他指标。
  增高见于:肝细胞损害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以及中毒性肝病等;胆道梗阻等等。进食后血清胆汁酸可一过性增高,此为生理现象。

  • 肾功能
  众所周知,怀孕后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妇各期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肾脏作为重要器官也不会例外,而且自早孕期就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肾脏血液灌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早孕期间均有增加。这些变化在怀孕20周左右最为明显。
解读   肾功能检测指标         
【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EA,Cr),尿酸(UA)】——肾功能的提示指标
  正常值:肌  酐44.00~97.00 mmol/L
          尿素氮3.20~7.10 mmol/L
          尿  酸89.00~357.00mmol/L。
  
  血浆尿素氮、肌酐和尿酸主要经过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排出,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就会升高,其中尿酸有助于肾脏病变的早期诊断。
  正常妊娠期,由于孕妇及胎儿代谢产物增多,血浆尿素氮、肌酐等排泄也会增多,而肾小管回收尿盐减少,血清中血浆尿素氮、肌酐、尿酸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若三者同时升高,应首先考虑妊娠高血压疾病。
  此外,血浆尿素氮和肌酐同时升高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尿酸明显增高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比血浆尿素氮、肌酐的升高出现得早。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体位对肾血流量和滤过率影响非常大,孕妇站立时两者均减少,而卧位时增加,因而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孕妇总是夜间尿量比白天多。怀孕期间体内肌酐和尿素产生并无多大变化,由于孕期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所以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均下降。妊娠期间尿酸清除率也增加,所以血清尿酸浓度也表现下降,测定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可了解孕期肾小球滤过功能。了解上述肾脏功能变化对正确测定孕期肾脏功能很有意义。
  除此外,由于孕期雌、孕激素的影响,泌尿系统肌张力下降,肾盂和抽尿管在孕期会出现轻度扩张、蠕动减弱,造成尿流缓慢;更由于右侧输尿管受到增大右旋的子宫压迫,因而孕妇易发生肾盂肾炎并以右侧为多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