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脐疝8问

(2012-05-11 08:40:46)
标签:

育儿

分类: 宝宝养育

/李莉(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科主任) 编辑/春苗

Q1:小儿脐疝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脐疝是由于出生后脐部筋膜环未能正常关闭,又因在婴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合拢,在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当宝宝因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的。

Q2:发生率高吗?

  小儿脐疝俗称“气肚脐”,是婴幼儿常见的腹部疾患之一。世界范围内各学术机构报道的发生率不同,在1.9%20%间,白种人发病率较低,而非洲裔和亚洲人发生率较高,经济状况好的人群发生率相对较低,未成熟出生的婴儿发生率高。

Q3:脐疝的症状是怎样的?

  脐疝在脐部形成的肿物多呈半球形,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为脐痕;肿物直径一般在2厘米,很少超过4厘米。肿物的特点为可复性,即当小儿安静平卧时,肿块常常会自动退回腹腔,此时用手指轻触,可清楚地摸到疝环的边缘,通常仅容示指尖通过(直径不足2厘米)。

  如果脐环过大,则愈合的时间会偏晚;脐环较小,有利于早痊愈,但增加了脐疝嵌顿的机会。婴儿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入腹腔,可伴有咕咕肠鸣音。此属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们不必担心。孩子哭闹腹压增高时,外表的皮肤发亮,显得较薄,于是一些家长担心脐疝会不会被撑破,放心,由于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很好,不存在撑破的可能,除非是创伤所致。脐疝患儿一般并无痛苦,也无胃肠道功能紊乱,极少数人可因局部膨胀而稍感不适。

Q4:脐疝危险吗?可以自愈吗?

  通常认为脐疝是人体唯一有自愈倾向的疝,在儿童脐疝的自然病程中很少发生脐疝嵌顿、绞窄等情况,只有少数可能发生疝气嵌顿,即疝出的肠管被卡在脐环处。疝出的肿物变硬,有触痛,还纳受阻,病儿阵阵哭闹,常有呕吐,腹部X线片有肠梗阻征象,遇此情况家长应带孩子早到医院就诊,以防被卡住的肠管发生绞窄性坏死。

Q5:哪些情况需要手术?

  需要复位的嵌顿疝、绞窄疝和疝囊破裂是手术的绝对指征。筋膜缺损越大,自行闭合的可能性越小。小儿年龄越大,自愈的可能性越小,通常如果5岁左右仍然持续存在的脐疝无法自愈。国外大部分外科医生主张,23岁儿童脐部筋膜缺损直径1.52厘米,或者3岁后存在11.5厘米筋膜缺损者,观察612个月无缩小迹象,或6岁时脐疝仍持续存在,需进行手术。而在不发达国家如非洲通常可保守积极观察,如果出现并发症再做手术。

Q6:非手术疗法是怎样的?

  如果您的宝宝患有脐疝,应注意尽量减少他腹压增加的机会,如不要让宝宝无休止地大哭大闹;有慢性咳嗽的要及时治疗;调整好宝宝的饮食,不要发生腹胀或便秘。随着宝宝的长大,腹壁肌肉的发育坚固,脐环闭锁,脐疝多于1岁以内便完全自愈,无需手术治疗。

     小儿脐疝早期自发性闭合概率很高,故早期单纯性脐疝常保守治疗。国内很多医院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疝囊回纳后,用软瓶塞、硬纸板、硬币、纽扣等盖在脐疝上,以胶带粘贴、绷带缠绕、弹力腹带等方法加压同定阻引,据报道愈合时间在1060天不等。

Q7:手术治疗如何进行?

  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已普遍应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较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小、不破坏脐部皮肤、腹中线不留瘢痕、减小术后感染机会、术后美观等优点。患者如有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便秘等),应在术前消除,其他术前准备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术后注意控制腹胀、便秘、咳嗽等可使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切口可用腹带包扎1周左右,待拆线后去除。皮下引流48小时后拔除。

Q8:家庭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有些脐疝并发于肝脾肿大、腹水、巨结肠等严重疾病状态,因此发现宝宝有脐疝同时又总是腹胀时,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

  不需要每天按压脐部,以观察肠子是否跑出,只要在平时注意观察就可以了,比如在给宝宝换尿布或宝宝睡觉时,顺便观察脐部外观即可。在宝宝比较放松、情绪比较平静时,脐部的小包会稍微下陷一些,就像吹饱的气球稍微放了一些气,表皮变得皱皱的,但是,当宝宝开始活动或哭闹时,脐部的小包又会变得较为饱满。在宝宝哭闹不易安抚的时候,留意哭闹是否因为脐疝气所引起,是否有脐疝皮肤的损伤,疝囊是否突然增大变硬有压痛等嵌顿征象。虽然脐疝气算是良性症状,但是家长仍需留意观察脐疝是否有嵌顿情况。

  有些家长用硬币直接压住凸出的脐部,希望通过压力来改善状况,注意长期摩擦容易出现接触性皮炎,特别是在夏天,更容易出现痒疹、皮肤溃烂或组织感染化脓。在穿衣服、换尿布时,并不需要刻意避开患有脐疝气的部位,只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保持好皮肤的完整性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