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早期流产说NO

(2011-03-07 09:21:35)
标签:

怀孕

早期流产

观念

预防

杂谈

分类: 十月怀胎

    怀孕前3个月,是最容易发生流产的时期,为了减少早期流产带来的伤害与遗憾,孕妈妈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腹中宝宝不幸流产,这是每位孕妈妈都不愿意看到的,而且还可能无形中对下一次怀孕留下阴影。为什么我会流产?下一次还会不会再流产?这些问题会让孕妈妈感到很困扰。

    身为妇产科医师这么多年,我接触过众多临床个案,但要让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妈妈能平安顺利地生下健康宝宝,有时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造成流产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时甚至找不到原因。接下来,我就来谈谈孕妈妈对流产应有的正确认识,希望能尽量减少这种憾事的发生。

 

观念篇

早期流产其实很普遍

    所谓“流产”,指的是在怀孕20周之前,或胎儿在500克以下的分娩。

    早期流产是非常普遍的事,其中50%是染色体异常而产生的自然淘汰,是物竞天择的结果,也是最常见的流产原因。

    根据医学统计,怀孕未满20周自然流产的比率占12%~15%,也就是每10位怀孕妇女中,就有1.5位可能会自然流产。当然,这样的统计是依据已经确定怀孕者所做,如果是临床上未确定怀孕的怀孕者,流产比率要高出2~4倍,所以两者加起来,怀孕早期就流产的比率应介于30%~60%。

流产原因很复杂

    造成流产的原因很复杂,夫妻两人都可能是其原因。目前医学上认为会导致流产的原因,大略可分为下列几种:

 

一、 基因缺陷

约占早期流产的5%,而在怀孕中、后期则占30%,死胎占3%。基因缺陷主要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带有染色体缺陷,造成卵子分裂或精卵结合时产生不正常的胚胎,因而导致流产。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夫妻双方都应该做进一步的染色体分析,对于流产的胚胎也要做染色体分析。还有一种情况是,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偶发的,也就是说跟父母没有关系。

二、 子宫结构异常

子宫结构异常是造成高流产率的原因之一,包括先天性双子宫、弓状子宫、中隔子宫或子宫颈无力等,或是后天性子宫颈无力、子宫内膜黏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等。检查的方法包括超声波、子宫输卵管摄影、核磁共振等。

三、 内分泌异常

包括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多囊卵巢、泌乳激素过高、黄体功能不足等。临床上只要抽血检查荷尔蒙,就可以诊断出来。

四、 发炎感染

女性若有滤过性病毒、细菌、原虫类、寄生虫或霉菌感染,怀孕后也容易导致流产。因此,一旦确认感染之后,一定要接受药物治疗。

五、 环境因素

这里所指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常见的抽烟、喝酒及过量饮用咖啡,以及接触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包括暴露的重金属(如汞、银)等。

 

TIPS

再次流产的可能性

    经历过早期流产的女性,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下一次会不会再流产?临床上的回答是乐观的,大部分不会再流产。据统计,大约80%的女性不需要经过治疗就可以在下次怀孕时平安生下宝宝。但是,如果连续两次自然流产,就应该进一步接受检查,找出导致流产的真正原因。

 

留意可能的流产征兆

    一般来说,腹痛、阴道出血都是流产的先兆。当孕妈妈发现有腹痛、持续性阴道出血等情况,就应该立即就医。如果之前就有流产史,就更要与医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以掌握怀孕的状况。

 

预防篇

避免早期流产5要点

    对于刚怀孕的孕妈妈而言,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避免流产。虽然早期流产绝大多数是由于胎儿的先天性异常所致,但孕妈妈本身的生活习惯或行为也是造成早期流产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避免发生早期流产,建议孕妈妈要注意下列事项。

做婚前健康检查

虽然染色体是否异常在精卵结合的瞬间就已经注定,但是如果能在婚前预先做好健康检查,就可以找出家庭性遗传疾病,并事先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流产的发生。

避免危险动作

孕妈妈应该尽量避免爬高、提重物或弯腰拿东西,以免造成腹部不适或受到碰撞,导致流产。

禁止抽烟、喝酒、喝咖啡

医学证明,孕妈妈如果抽烟、喝酒、喝咖啡,流产几率会升高,因此,怀孕期间应避免抽烟、喝酒、喝咖啡。

保持作息正常

怀孕早期,孕妈妈应尽量避免工作太过劳累、熬夜等,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并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产检

定期产检除了能了解孕妈妈本身的健康情况,也能得知胎儿的发育成长状况、健康与否,避免发生早期流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