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胎气安胎早产休息药物治疗育儿 |
分类: 十月怀胎 |
小心,别动了胎气!
孕育宝宝是甜蜜而幸福的,但是怀孕的过程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孕妈妈们平时要多加小心,别动了胎气。如有些孕妈妈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出血或腹部疼痛的情况。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应该安胎,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
何时安胎
虽然胎儿到38周以后才称为足月儿,但事实上36周之后胎儿的发育已经大致完成,因此,这时通常不需要很积极地安胎了。如果在怀孕36周前有异常阴道出血、一阵阵的子宫收缩或剧烈的子宫刺激之后(如车祸),经常需要安胎。常见到一些孕妈妈已经发生轻度的早期宫缩,但由于没有重视,也没有好好休息,使得子宫收缩更加严重而发生早产。
阴道出血虽然未必伴有宫缩,但是可能有胎盘位置太低或胎盘着床不稳定的情况,需要进行超声波检查,而一阵阵的子宫收缩通常需要利用子宫与胎儿监视器来判断频率与强度,这些都要经过妇产科医生检查来了解其严重性。
两大安胎法
休息
虽然不同的怀孕周数发生出血、腹痛或宫缩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休息。休息是安胎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比药物治疗更重要,只服用药物却不休息是无效的。严格来说,休息是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要走动。
药物治疗
黄体酮:怀孕早期的安胎药物通常是黄体酮。黄体酮具有保证胚胎发育、维持妊娠、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子宫紧张度的作用。因此,孕激素分泌不足的孕妇可以使用黄体酮保胎,也可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Ritodrine:是通常所用的安胎针,一般用于怀孕20周以上的孕妈妈,可口服或针剂注射,其作用是抑制子宫的收缩,可以随着子宫收缩的强度来调整剂量。常见的副作用有心悸、恶心、血糖增高、血压降低。
硫酸镁:利用镁离子替代钙离子来抑制子宫收缩,较常用于合并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来抑制癫痫的发生,现在越来越常用于早期宫缩的抑制。副作用有心脏、呼吸功能的抑制、血压降低等。
钙离子阻断剂:可以抑制平滑肌及子宫的收缩,可以口服,可能发生皮肤潮红、低血压、恶心或晕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