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指数 Happiness Index

(2010-09-21 20:55:00)
标签:

职场

hrm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幸福指数

马斯洛需求理论

劳资关系

很早以前就想写一篇关于《员工幸福指数 Employees Happiness Index》的文章。
为什么?
因为读书的时候就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因为上学兼职时就开始慢慢感到什么叫“员工幸福指数”
因为回国后在中国的企业(包括民营、独资、世界500强)上班,更感觉什么是“员工幸福指数”
 
有了这些感受、经验,才好定义、对比“员工幸福指数”
 
员工幸福指数
广泛的可以定义为-- 员工在企业工作,归属感、回归感、成就感等。
也可以定义为-- 它是衡量企业员工幸福感的标准,也就是对现实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
 
一般来说幸福感越高,员工对工作、领导、企业的评价越是positive。也就是说,每一个工作日,员工都是开开心心来上班,下班也是心情愉快的。其实,物质并不是满足员工幸福感的唯一。当然了,物质是满足上层精神层面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当人们的物质需求满足了,下一个需求是什么呢?这让我,不得不想到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其实,这是行为学里面的一个理论。而,马斯洛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先给一个彩图,比较全面:
有了这个图,可以很直接、形象的了解“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这个可以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
在维基百科里德解释如下链接:
在人力资源里面运用的定义:http://zh.wikipedia.org/zh-cn/需求层次理论
 
在HR里面,最常用这种需求理论的是--激励 Motivion。主要是激励、绩效、福利等方面运用。当然了,也还有其他的一些理论。
 
 现在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的需求了。
 
现在在职场上,大多数的人都处于一种激烈的竞争中。为了有朝一日能坐在老板椅上,翘着二郎腿教训别人,大多数的人都选择最有前途(钱途)的职业,而这些职业也不过是:销售、市场、商业管理、经融投资。然而,有谁是真正享受这种压力带来的生活呢?有谁喜欢天天加班到深夜,跟客户赔笑开会呢?所以,越是压力越大的白领,周末越是竭斯底里的KTV到深夜,shopping到两腿发软、两手那都拿不动,呆在分贝极高的bar里,摇摆着身体到凌晨,还有人屯着年假、奖金,去欧洲豪华旅行。。。。。。当然了,这些都可以把你从overload job里面脱离片刻,但是,这也只是片刻的抽离,最总,还是得回来,面对该死的加班、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嬉皮笑脸的对着客户。。。。。。但是每当周日的下午或假期快结束的时候,你是不是都在想“该死的,又要上班了”。于是脸上的笑容没有了,愉快的心情没有了;只有沉重、复杂和不想上班的念头。
 
如果要用5天,来换回2天的快乐、无拘无束;半年的奖金,换回不到10天的快乐;这样是不是太不划算了?这是个高回报的投资吗?聪明的你,班班手指,就可以算得出来,投资回报率是多少。难道真的要用后半生的健康,来换回超负荷的工作量、发杂的人际关系、职业病。。。。。。你愿意吗?
 
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能赚钱的,又有体面地社会地位,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工作。一般这种工作不是局限于传统行业里的。也就是说,你自己必须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这样做并不难,只要放下所谓的“商业精英”的架子,心平气和的想一想,自己的长处是什么,便可以得到答案。这样就有了旅游作家、形象设计、海外奢侈品代购等工作。
 
这样,你的幸福感-那是相当的高!
 
有用的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Mom's Cooking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