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怎样步入心灵成长这一行的?

(2011-10-21 18:42:41)
标签:

杂谈

2009-11-22 18:31(转自我的百度博客2009)

     网友jackbone留言 从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肖老师的节目开始,我已经默默关注你在百度和新浪上的博客很久了。关于心理成长这方面我多多少少有一些接触,但是你从道家无为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总让我觉得十分独特,效果独到。让人很感兴趣。
      
让我惊奇的是肖老师以前当过十年的记者,对吧?十分佩服你那种放弃现成生活重新发现自己的勇气和魄力,毕竟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而我自己目前还是一个学生,当然最终有一天也会步入社会。曾经在高考时就想学习心理专业,可是无奈没有一所重点学校在我的家乡招收心理专业的学生。看到你的故事和你目前所做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你给人们带来的帮助和启发,看得出来,确实人们变得更快乐了,这让我很有感触。你可以和我说说当初是怎么步入心理成长这一行的吗?因为你的文章总能给人们带来帮助和指点。相信你的故事可以激励和指导更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当然肖老师也很年轻^_^),为我们未来的方向带来一些启迪。
       感谢你一如既往的付出与工作!盼望回信与交流

    回复网友Jackbone:你好,谢谢你的关注和了解。要说当初是怎么步入心理成长这行的,说起来还真话长,在此我先简单说说吧,你如果愿意详细了解,可以到我们公司每周日的公益心理茶室里见面再谈好吗?

       在我三十出头的时候,经过努力,好像名利等世俗价值标准的一切我都有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我并不快乐,我感到茫然,想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不是就这样不痛不痒地直到终老?我意识到我以前的努力都是为了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我没有自我,我并不真正喜欢那种生活,所以心理很累很苦,在别人眼里我过得已经很好了,但我感觉不到幸福,所以我问自己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答案是

http:///i/si.php

,但那时我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加之情感创伤的爆发,我陷入深度抑郁之中。经过痛苦的挣扎和思索,我决定放下那些曾经给我的生命带来满足的东西,我不想再活在表面,我想探索更深层面的生命需要。我辞了职,离开了家乡来到北京。虽然它需要很大的勇气,用我原来单位老领导的一句话说是背水一战,我的感觉是不在抑郁中死亡就在抑郁中爆发

      我更深层的生命需要是什么?在寻觅中我遇见了哲学,从哲学又发现了心理学。第二阶段,我从一度行尸走肉的状态中活过来,开始活得很自我。我做了心理咨询师,又离了婚。做喜欢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就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描述的那种相对的快乐。我不再关心名利,它们只是一种附属品,有也好没有也好,我开始享受工作的乐趣和与人交往的幸福。虽然心理比以前要轻松快乐得多,但我发现伴随自我欲望的逐步实现我并没有彻底摆脱痛苦,我虽然不再执着外在的名利,但却开始执着内在的快乐、意义和价值。原来我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执着的表象发生了变化,但执着的本源并没有改变,外在也许一个更高尚,一个更庸俗,但内在它们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我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第三阶段,我从西方心理又发现并回归到东方心理,即以老子无为为代表性价值的宇宙自然规律,忘记自我。我感觉到人的痛苦都是因为人太有思想,太想人为的达成什么,而思想就是自我。有思想的“有为”在物质世界是有用武之地的,但“有为”在精神世界只能是背道而驰,人要无为地接受存在所给予的一切,不做好坏的分别。具体说就是:人的真实自我是不完美的,是矛盾辨证的统一,有好有坏,但人的思想不完全接纳真实自我,它们只接受真实中的一面,即完美主义,比如成功、快乐、有价值等等,但不接受的一面,比如不成功不快乐没价值等等。所以,人的内心开始发生矛盾冲突,这个矛盾冲突就是心理痛苦的根源,它让人在自我消耗中降低了内心能量及外在效率。从这样的了悟中,我开始从自身实践内观冥想整合内心中矛盾的两面,我接纳自己有价值的一面,也接纳自己没有价值的一面,我接纳自己快乐的一面,也接纳自己不快乐的一面,我接纳生命中成功的一面,也接纳生命中失败的一面、、、、、、当我不再执着于所谓有价值快乐、“成功”、有意义,我发现我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空明宁静,愈来愈少有嗜欲的痛苦,我体验到了什么叫忘我”,什么叫“放下”。同时我也创造了自己的心理治疗方法:内观整合治疗。整合后的身心不再分裂,是完整的”,是阴阳合一的“道”。道法自然。从此生命中没有什么是一定必需要得到的,因为我们的本体存在本身就是圆满的,不是残缺的。我不再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从彼岸回归到此岸,开始真正活在当下。这时,幸福不再是追求满足。幸福是不期而遇!那是庄子《逍遥游》中所描述的绝对的快乐,它不依托任何外物,那是生命本身的快乐!

    历经整整10年的抑郁(2001年10月—2011年10月)。5年苦苦的求索,5年的自我治疗。在我特别绝望的时候,儿子是我存在的唯一理由,我想过自杀,但我没有选择自杀。今天可以享受发自内心、无所依托的喜悦,我很感谢自己的痛苦经历让我得以有如此深度修行的机会。

    如果有谁也要到达这样绝对的快乐,既在俗世生活,内心又不被外物打扰,无所住而生其心,以一颗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和我的团队会在这里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