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贼喊捉贼的主“编”们因何胆壮?

(2012-07-17 15:40:52)
标签:

随想

杂谈

今天看到小侄子正在处理一大堆多的吓人的初三年级的复习资料,我便凑着热闹信手翻来,嚯,每一本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名字,什么“三年中考三年模拟”、“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十年中考五年模拟”,还有一些题海、题库之类的练习题,简直是五花八门。侄子说:“别看这些东西值不少钱呢,现在只能当废纸卖了。”

                贼喊捉贼的主“编”们因何胆壮?
                                                       (图片来自网易,诚谢)

侄子今年参加了中考,自然是做了不少练习题,但废纸又能卖得几何?仔细看来,这些“珍贵”资料还真不仅不是一般的昂贵(全国“统一”售价三十多元不等),而且错误百出,甚至有的英语语法有好多明显的错误。

 

在诸多的复习资料中,我发现有很多认识的“主编”、“副主编”、“编委”等等“大人物”。吃惊之余,我把每一本目录之前的那几页都好好地欣赏了一遍,天啊,太神奇了,不仅第一页有认识的人,第二页的责任编辑和主编也“认识”,他们分别是教科书的知名主编、封面设计及责任编辑。再看,哇塞!出版:北京/上海/吉林/……出版社。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印刷:××县印刷厂。请往上观瞧赫然两行大字:“为了维护著作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请远离盗版、坚决打击和举报盗版!”这样的字幕给力吧?——我虽然偷了东西,但是心理素质好,理直气壮!这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既然是东拼西凑连编辑、出版社一并“拿”来的,还有什么好怕的?越是喊的响亮,“真”的成分就越高,怕啥?

 

这些复习资料,就像卖势很好的乞丐服,把衣服的某一地方挖个洞,缝补在另一地方,穿的人多了,也便见怪不怪了,或者说已形成了个性。请再看这种混搭风格的:“这套‘中考考什么’丛书是我国著名重点中学近百位资深教师联合打造的中考总复习。”然而,这些资深的再没法子资深的“编”辑老师们有不少是乡镇中学里没有什么业务能力、已脱离教育一线的后勤人员,实在是有些可笑。这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主”“编”与“名誉”知名主编、总策划最为典型的混搭了。那么这些“主编”们为什么如此大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钻法律的漏洞。学生的教科书、学习资料几乎每一本上都打着:“享受正版,依法维权!”的字样,但究竟谁是真的,谁才是假的?怎样才能界定?有哪些法律途径可寻?执法人员是否真的求真务实了?“无法”辨别。这也好比朋友花十五元买了一双袜子,上边写着:中国制造。没半天时间袜子破了,你想维权,没有办法,因为生产厂商是中国,中国地域辽阔,你找谁去?这不就是地地道道的投机者吗?漏洞无处不在,玄机处处存在,贼喊捉贼,胆子越来越壮啊! 

 

二、打击盗版的力度不够。对于这种造假行为,不但没有人人得而诛之,而且还畅销热卖,这样就从极大程度上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所以理直气壮地写着,我同样要维权,我一定是正版的,我们有大牌主编和策划。为什么这种大牌拿来的容易?归根到底就是打击力度不够。再者,有些执法者执法是讲究区域性和范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睁着眼是白天,闭上眼自然是黑夜,所以盗版才如此猖獗,误人子弟。

 

三、道德的缺失,一切为了私利,赚钱。为了赚钱,不法分子利益熏心,不管你是学生还是什么,只要能赚钱,管它刀子勺子的,道德几斤几两?反正可以打游击战,查到了再说,谁怕钱扎手?给他一点不就得了?人心不古啊!常言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现在看来这些警句在某些人那里已经成了冠冕堂皇的口号,人心为物欲所蔽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