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最早毛遂自荐的参议政村民代表

(2012-07-19 10:52:48)
标签:

历史

演绎

读史随笔(九十)

春秋初期,晋国的局势很不稳定,出现了叔(姬成师)、侄(晋昭侯)之间争夺第一把金交椅的长期的斗争。原本姬成师有曲沃的那块封地,并辅佐着自己的侄子,国内有什么大事小情的,还以要员、长辈的身份参与一下,这有多好。但他就是心里边不舒服,不甘心坐那个下手的位子。所以,在长达六七十年你争我杀的斗争中,姬成师的子孙们始终没有放弃做王的念头,并想尽一切办法,将晋昭侯的子孙除掉。最后,晋国还是由旁系取代了直系,走上了重新振兴国家大业的道路。

                           史上最早毛遂自荐的参议政村民代表
                                       (来自网络的晋献公图片,诚谢)

姬成师的后辈晋献公上台以后,总结了他父亲晋武公取得胜利的经验,以及宗亲们失败的教训,他横下心来,严清、暗查、督办扫除了一切可能威胁到他王位的障碍,自此,晋国的内部才安定了下来。于是,他想招纳人才,对内着手重建工作,对外专利于扩张版图的规划。

 

有一次,都城东郊一个名叫祖朝的村民给晋献公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我是城东郊区的村民祖朝,思想积极向上,心系国家兴衰荣辱,是个怀揣着梦想和一腔热血的人,非常想听一听关于制定国家政策的讨论,也好拿出点我们草根的建议、意见。献公看完信之后,很不屑,派人去告诉他说:“那些当大官的人已经把什么都考虑好了,你一个老百姓还是该干啥干啥,管的什么国家政策呀!”

 

献公直截了当地拒绝了祖朝。祖朝看得出献公对他的鄙视,你一个种地的懂什么呀?即使参政议政也轮不到你,真是娶媳妇打幡儿,瞎凑热闹。这就更加坚定了祖朝参议政的决心。他对给他传话的人说:“大王难道没听说过古代将领桓司马的故事?在早朝的时候去他去会见君主,起床晚了,洗漱完毕后就急匆匆地带人出发了。”

 

他停了一下,然后又不慌不忙地接着说:“在路上,驾车的催打着马‘快,快快’,这时呢,坐在大司马右边的服务人员,也不停地催着马赶路‘驾,快!!’,这驾车的可就不高兴了,他用胳膊肘碰了一下服务员,说:‘你怎么能越权呢?也管得太宽了吧,你凭什么吆五喝六的?你只管服侍好主人就行了。’服务员却说:‘该催的时候谁都可以催,何况这是我分内的事?你应该只管好你手中的缰绳就是了。你如果掌握不好缰绳,假如马受到突然的惊吓,就会出现车祸,轧伤路上的行人,你不是严重的失职吗?’”

 

“这驾车的听着觉得有道理,默不作声了。服务员接着说:‘但是假如遇上了强大的敌人,需要下车奋力抵抗,到众多的尸体堆中厮杀,保护好车上主人的安全,是我分内的事,难道那时你能放开手中的缰绳下车帮助我吗?话又说回来,倘若开会迟到了,不仅主人受罚,灾祸同样也会降临到我头上,对这件事,我有深重的忧虑,我哪能视而不见,不催马赶路呢?’此时,您作为君王的代言人好好想想,我举的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呢?”

 

“这……这个,”跟献公传话的人被祖朝问得张口结舌,这时祖朝接着说:“现在大王却说什么‘高官大吏已经考虑好了,老百姓还管什么国家政策’,您说呢?假如那些大官们的决策一旦有失之不当的地方,这灾祸也会降临到我的身上,这就不是哪一个人的事儿了。像我这样的平民百姓多了,君王怎么就知道我不会惨死在中原大地上呢?既然灾祸一样会降临在我的身上,我才对此也有深重的忧虑啊,所以国家是人人的国家,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哪能不关心国家的决策呢?这是很正常的呀!”

 

献公的手下人把祖朝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向他作了汇报,晋献公认为很有道理,看来这个祖朝不简单啊,他很有政治头脑嘛,而且,他作为一介草民,懂得为国分忧,实在是难能可贵呀!于是,献公正式召见了他,与他谈了三天之后,就更加佩服祖朝了,还拜他为老师。

 

祖朝不因自己出身低下而自卑,不因君王的打击而失去爱国的热忱,在国家方兴未艾之际,他能够挺身而出毛遂自荐,为国分忧,实属不易。因此,他不愧是史上最早的参政议政的优秀村民之中的先进代表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