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产生恨,母子反目黄泉见

(2011-11-25 07:19:50)
标签:

历史

杂谈

读史随笔(四十六)

郑桓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庶出的弟弟,宣王二十二年的时候,被封到郑地。他对待周室的百姓仁慈有加,所以深受他们的拥戴。他死后,郑国人便拥立他的儿子掘突为郑王,这也就是武公。武公十年,娶了申侯的女儿做夫人,此人名叫武姜。

 

结婚以后,武姜产下了太子寤(wu)生。可是,她在生这个孩子的时候很不顺利,难产,使武姜吃尽了苦头。所以,她因此很讨厌寤生。后来,她生小儿子叔段时,特别顺利,自然就很喜爱他了。后来,武公病倒了,武姜唯恐权利落在她厌恶的长子手中,便借机请求武公,要立次子叔段为太子,武公认为这有悖于常理,没答应。

 

武公去世后,寤生顺理成章的继位了,这就是庄公。他上任之后,把弟弟叔段封到了京邑,号称太叔。按说,这是他们自己家的事,他愿封谁封谁,别人不好插嘴。可是大臣蔡仲提醒他说:“京邑那个地方比咱们国家的都城还要大,这不是跃居大王您之上吗?不应该这样封啊!危险。”庄公说:“这是我母亲的意思,我哪敢违背呢?”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再说叔段被封到京邑以后,立刻整顿军备,每日都操练人马。他与母亲秘密策划,准备给郑国的首都来个突然袭击。

 

二十二年的时候,内战终于爆发了。叔段正式向都城开炮,他的母亲武姜在城内做接应。庄公出兵迎战。叔段寡不敌众,见架势不好,赶紧败下阵来逃跑,庄公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了叔段的封地京邑。那儿的老百姓见状,都背叛了这个不讲仁义、道义的弟弟,叔段。无奈之下,叔段只好逃到鄢邑。鄢邑的士兵也不支持他,四处溃逃,叔段只好继续逃跑,狼狈不堪地逃到了共国。

 

由于反叛这件事,庄公非常怨恨他的母亲。心想,同样是儿子,母亲怎么能帮助小儿子来陷害自己的大儿子呢?一怒之下,他把母亲武姜迁移到了颖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誓不相见!”

 

眨眼之间,一年多过去了,庄公很思念母亲,后悔当初自己发下的狠话,可是又不能收回来。在古代,为人君者,一言九鼎,不能出尔反尔,何况庄公又发过毒誓呢?再说,他认为如果违背了誓言,是会遭到天谴的。

 

当时,正值颖谷的考叔来向庄公送礼,庄公赏赐他进餐,即用国宴招待他。考叔说:“咳,我还有老母亲健在,怎么能咽得下呢?请您把这些吃的还是赏赐给我的母亲吧!”听了这话,勾起了庄公的思母之情。他伤感地说:“我非常想念我的母亲,可又不能违背誓言,该怎么做才好呢?”

 

考叔思忖片刻,说:“这事好办。派人挖地,挖到有泉水的地方,你们就可以见面了,这样一来,您既没有违背誓言,又能见到日思夜想的母亲,岂不两全其美?”庄公认为有道理,就按照考叔说的办法做了。很快,他如愿以偿,见到了母亲。

              难产生恨,母子反目黄泉见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像武姜这样狠心的母亲确不多见,虎毒还不食子呢。但毕竟血浓于水,母子心相连。母亲纵然有千万不对,无论怎样说她也是赋予自己生命、养育自己长大的那个人。孝道,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庄公能翻然醒悟,不计前嫌,思及母恩,感化冥顽,或多或少也会给后人留下一点启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