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月子何“陋”之有?

(2011-07-15 12:32:28)
标签:

杂谈

          感谢【李梓新闻工作室】宁宁找乐将此文推至草根首页“生活”栏目

刚刚在网上看到方舟子先生的一篇文章,说什么坐月子是一种陋习,话语之间“完全”否定了多年来祖辈积累下来的有益经验。我认为对坐月子的论断不能以偏概全。因为产妇所处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风俗不同、产妇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又怎么能拿东方人的习惯、方法与西方人做比较呢?

 

首先西方人的方法不一定就适合中国人,何况东、西方人的身体素质与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东方人主要以面食为主,以菜、肉为辅;而西方人则以肉食为主,面食为辅。试想,两个诸多文化大相径庭的国度怎么能加以比较呢?再说了现在西方人在一些病理上采用的中医治疗术,不也是中国人带过去的吗?这又怎么能把坐月子之“陋”张冠李戴的扣在中医的头上呢?

 

其次,什么产后大出血了、产后感染了、什么导致死亡了,都一股脑的归在了坐月子上边。这就有点偏激了,产后血流不止也好、感染也罢,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难道宫外孕大出血亡故的人也是坐月子的罪过?还有我们周围的发生的产妇与医院间的医疗纠纷,也是坐月子惹的祸?换句话说,农村人各方面的条件都虽不比城市人,但又有几人为生孩子、坐月子而失去生命的呢?至今未闻。因此种种说法我真的不敢恭维。

 

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虽不能说它都是正确的,但确实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尽管他们不懂什么是科学,可“后来人”的身体健康完全证明了先辈的积累并非不可行。比如说,在月子期间不要吃生冷的食品、水果,不应用凉水洗浴等,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是中医、即使不是对身体虚弱的产妇来讲,这些“生冷”的东西也都是很忌讳的。又怎么能拿这些来偷换概念呢?请记住:是忌生冷、凉,没有说忌温、热哎!

 

况且,食用生冷对产妇以后的牙齿寿命、使用凉水对产妇的骨关节各部位都会有影响,因为生完孩子后,产妇骨骼松弛,钙容易流失,如果直接接触冷的东西,“月子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凸显。在我的家乡有“七日”、“十二日”之说,什么意思呢?在产后一周和将近两周的时候,是各方面恢复的最佳时期,这时产妇的母亲或是婆婆要给她从头到脚的来个全身按摩,因为老公的劲道不会那么柔匀。老人们说按摩的目的就是促进骨骼的闭合,有利于及早、极快地恢复。这样,按完之后产妇会觉得轻松很多,当然还有亲人的关怀在里边嘛!

 

再有,并不是像传言的那样不洗浴,而是用热水或温水擦拭,每天如此。但不要盆浴,因为那样的话,脏水渗入易感染。大约满月之后,才可淋浴。不刷牙谁受的了?用温水软毛刷子,这样牙齿和牙龈都不会受到伤害,因此,方舟子先生的观点很值得商榷,或者是根本站不脚。

 

那为什么要躺下来静养呢?因为生过孩子之后,子宫收缩要经过几周的时间,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几周内都能恢复到从前,人与人的体质有时相差甚远,所以“休息”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期间,应避免做洗衣服、提、抬之类的重体力活计,以防止子宫下垂等多种疾病。尽管前人不大懂这些,但她们起码知道静养可以恢复产妇的体能。

 

当然也不是方先生所传言的那样,把房间关个水泄不通,那只是不能让冷风直接对着产妇吹,因为月子期间受到风寒容易落下腰腿疼的病。在静养期间,产妇每天拿出一点时间下地或在床上走动一会儿。假如活动时间太长,以后对脚踝、后跟都不好;不应久坐,否则对腰不大好。毕竟骨骼有所松动嘛!所以,这都是在产后必要的调理。

 

所谓的“忌”,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不吃这不吃那,而是有选择地吃。比如吃红糖,芝麻、鸡蛋、流食等。红糖,起一个“暖”的作用,它还具有补血、生乳、暖腹止痛的功效;芝麻能治体质虚弱、通乳、润肠、大便干燥等症,这能说是“忌”口吗?这叫选择。

 

请不要打着中医的幌子按西方的做法去要求产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或许只有自家的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有谁更比自己了解自己呢?再者,说什么“脏兮兮的”言论,这句话本身就带有一定地歧视色彩,不能只凭某个人的想象来判断那些你不了解的人、以及那些你根本不了解他们生活方式的人。那么,笔者请问了:坐月子何“陋”之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