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系列之——如此“调教”
(2011-03-02 08:08:09)
标签:
杂谈教育 |
还是昨天我提到的那位学生家长,她一口气给我讲述了三件事。其中这件事儿,很是让她费神,仅上一周她就已到学校去过四次了,用她的话说就是“我都觉得烦了”。因为我距她家很近,所以比较了解他们家的情况,两口子都是高中毕业生,很重视家庭教育,也比较严格。她那孩子比较聪明,不是属于顽劣的那种,讲义气、有点为别人抱不平,但不江湖。在初中三年级这个阶段,因对老师有看法,而产生了逆反心理。
我现在讲的这件事的起因是一节自习课,铃声响过之后,班里很乱,一时不能安静下来。只听“咚咚”,有人用脚踢门儿,于是这个孩子脱口而出:“谁呀?这么缺心眼儿!”旁边的同学说:“嗨,是老师!”随着话音儿落地,老师气势汹汹地朝他走了过来,说:“你和别人吃的不一样!”这个男孩儿知道老师在骂自己,重复地还了一句,说“我不是说你,我以为是同学踹的门儿”。于是老师让他到外边站着,起初他不肯。可老师说了,只要有他在,以后她就不上课!为了不影响大家,他在楼道里一站就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况且前两天又下了大雪。家长已经去了几次和班主任沟通,可班主任却不与那个科任教师协调解决此事,甚至家长想给那个老师道歉,班主任也始终未允。并且班主任说,他必须向老师低了头,才能让他上课!可是这个孩子就是不肯服软,眼下就这样僵持着……
或许那种情境下,这个孩子真的不知道是老师进来,但从表意上来看,“缺心眼儿”是个贬义词,但凡不“缺心眼儿”的人,谁又去用脚踹门儿呢?倘若这样理解,这就是代表正义感的一个词。有道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每天都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但是以理服人、以德树人的“垂范者”,就是这样言教重于身教的吗?我真糊涂了,老师究竟是在塑“魂”,还是在塑“混”?这样的品行,风范哪去了,师德又哪去了呢?
与学生较劲,让他在楼道站着,那么他无形之中就“被公众人物”了,他的自尊心会被耻辱撕碎、洒满整个校园。而且,非要他“低头”才肯做罢,如此的不依不饶,是想炫耀老师的威力和权力吗?这个学生觉得他没有错,他认为,无论是谁,踹门儿就不能给她道歉!当然,学生也有思想问题,口出不逊,总有不对之处,作为一个班级的大家长,应该正确引导,使其认清自己错在了哪。另一方面,与科任老师沟通、探讨,在两者之间起个桥梁作用,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同事的欣赏和信任。况且家长还三番五次的好言好语,急切想得到老师的谅解。
人格面前,人人平等,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况且,“你和人吃的不一样!”,对同类的侮辱,就是对自己的侮辱!用脚踹门儿就已经是对全体学生的不尊重了,还理直气壮的要学生“低头”,这是叫他认罪、永世不得翻身吗!?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初三面临毕业,如果这样任其停课,他岂不脱节了?我想老师也有孩子吧,或许她的孩子还与这个学生年纪相若呢,假如这位老师的孩子也遇到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她的感想又如何呢?这么冷的天,如此的惩罚、如此的“调教”,真是“绝”对“恰到好处”。
教师只有用爱心去包容、尊重、理解、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学生才能学会尊重别人、才会自尊、自爱。我看正人还是先正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