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四节气——惊蛰

(2017-03-05 06:39:44)
分类: 传统文化
http://s1/large/0022AaqBzy79fxiBJ130d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仲春时节开始,也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在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初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描述的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景象,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孵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含义是:春雷乍响,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从这一节气开始,各地气温回升较快,但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比如云南南部在每年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却在每年的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更多时候与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艳阳天气,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O℃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会使多种病虫害发生和蔓延。“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不容小视,有时候禽病也会为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