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植中药药性不足与采收时节有关

(2012-07-14 17:41:25)
标签:

种植药材

中药材药性

黄芪

中药材采收

杂谈

分类: 救救中医

    中药的采收与时节有关自古就有记载,《千金翼方》(孙思邈•唐)“ 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采挖时节不对,晒干方法不对,药材的药性就不能发挥。

    现在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多数采用大棚种植,采收只看市场不分节气,你去中药店转转就会发现,如黄芪之类的常用中药药香味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了。如果你吃过,或者见过别人的药方,而你又看过《本草纲目》,你奇怪现在中医开方剂量怎么那么大?古代一味药都是几钱几钱,而现在都是几十克。你算算古代一斤是十六两,一两约等于十钱。一钱相当于现在的3.125克。比如《本草纲目》中有黄芪治疗小便不通一方,黄芪二钱,加入两盏水,煎成一盏,温服。小儿减半。方中用到黄芪7.25克。现在7.25克黄芪能干什么?泡茶喝都需要10克。不要说中医治病太慢,那是因为现在种植的中药材药性不足了。很多药店进药都是要便宜的,特别是中药饮品,外形过得去就行。有点走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