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交出版社了一本书稿,主要谈女性美的体形的保持方法和缺陷体形的修塑之道,谈这些问题之前,必要给女性朋友建立一个体形美的概念、树立一个体形美的标杆,即什么样的体形才算是美的体形。那么什么样的身材最理想、最美丽呢?这个问题在书中有所交待,先给大家介绍一位美女。
http://s5/bmiddle/6f6de58ax96d536c02354&690
http://s8/bmiddle/6f6de58ax96d53cb36c27&690
http://s3/bmiddle/6f6de58ax75697a15a6e2&690
http://s3/bmiddle/6f6de58ax75697a350e42&690
http://s16/bmiddle/6f6de58ax961ec76a5dff&690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得被称为美学之祖。亚氏认为美的事物必有一定的体积和秩序,他说:“为了求美起见,一个活的生物与每一部分组成之整体不仅在其各部分只配置上呈现一定的秩序,而且要有一定的大小”,即形体的和谐,换一种说法,就是事物各部分之间要具有适当的比例和平衡才具有美感。这一思想和观点同样适用于人类体形美的衡量标。人体美是人的重要的审美对象,能使人愉悦,坚定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信。人体美是指人的外形美,主要包括身材相貌美、姿势动作美、风度美等。人的肌肉与肤色,饱满而富有弹性,光泽而富于色调;人的举止和姿态,千变万化而有情韵,充满活力而有神采,人体蕴含着大量的无穷的力量、智慧和技巧,因而人体美是无限的。就人体的生理状态、自然生成的体态而言,人体美的范畴,是自然美的最高表现形态,主要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体态变化表现人的思想、心灵的美好。每个民族、时代、社会和国家的人体美有许多共性,也有其差异性。如我国唐代以丰腴为美,而宋代则以清瘦为美。人体美的标准是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的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从经验中去把握的。有人认为,具有美感的女人体形应该是柔软的,骨头一定要有脂肪包裹,圆润而有曲线;有人认为应该是丰胸细腰的女人,高高瘦瘦的,有着白皙光洁的皮肤。有人喜欢骨感美女,有人喜欢有胸有臀,看起来肉肉的女性。中国人体美学随着各朝各代的演变而有所差异,先秦欣赏高大壮硕,汉魏的美人削肩,大唐的贵妃丰腴,二十一世纪的女人则以自己认可的最美的形式作自己身体的主人,让女人有了不同的摇曳生姿的美感。人的体形,比较集中地体现着比例、均衡、对称、和谐等形式美。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是宇宙美的化身,女性美是人类美的最顶峰。”人类对自身美的体察、描绘和追求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从原始时代起,对自身美的发现和赞赏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人体美的发展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不同时代、民族的人对人体美的审美标准有同又有异,文明的社会环境、美好的社会生活和长期的锻炼、保养为人体的日益美化提供了可能性。古希腊女性雕像优美的形体是女性自然容貌的艺术抽象,身体的线条和轮廊组成了和谐的共鸣。其中美神“米洛的阿佛洛狄忒”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美神完美无缺,揭示人类早期对女性美的向往与期盼、憧憬与想象,表明人类追求女性美由来已久,其审美标准至今看来仍然极富现实意义。
人体的自然性因素是人体美的基础。人体的自然性因素来自先天的遗传禀赋,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人体又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身的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演变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和特定时代,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态度。人体美在结构上的和谐整一,也体现在人类群体对自身形体的比较和选择上。人们普遍认为,优美的人体应当是和谐适中的,高矮适中,胖瘦适中,各部器官大小适中,配置恰当。这就是英国十八世纪艺术家越诺尔滋所说的“中心形式”。人体的“中心形式”,是人类历史性的选择,是人体的比较完美比较理想的形式。现代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也认为,现代女性健硕而自然的体形,更能增加女性的魅力。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女性体形的审美观念由纤弱斯文向回归自然的趋势发展,强调健、力、美,追求身躯灵巧,腰部舒展,四肢修长,乳房丰满,腹部扁平,臀部圆满,肌肤具有弹性,也就是健康的美。健康的美,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所产生的,是活动中显现出的一种审美特征。人类健康美,是一种由机体良好的生理状态综合显示出的之美,是充盈着旺盛生命力的美,要求严格符合解剖学特点和新陈代谢的生理规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