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第一次用Medicare看病实录

标签:
在悉尼看病首次使用medicare |
分类: 生活 |
2025年7月23~24日
最近不知何故,左下腹总有隐隐作痛的感觉,十分紧张与不安。两年前春节后不久,我也一直左下腹隐隐作痛,因为天天在医院陪伴父亲,无暇顾及自己的不适,总是能忍则忍,吃点文不对题的药。不想后来痛不欲生,呕吐不已,在阿邦的命令下去了八院门诊,才晓得自己肾结石了,且肾脏已经有积水,马上入院,做微创手术。过程印象深刻,所以。。。
最近这种隐隐作痛的感觉一直未消,儿子工作很忙,我不忍心打扰他,也是想能忍则忍,但想到两年前的经历,觉得一定要告诉儿子,赶紧去GP那里判断一下。否则真是肾结石再次来访,那种疼痛与忙乱是不堪设想的。
7月21日 周一
于是在周日堪培拉滑雪场回悉尼后,周一将情况告知儿子,他一听非常着急,问我“这种状况有多久了?”两周左右吧。“为什么去堪培拉之前不告诉我?”没有太严重,也怕打扰了你们的计划。但是,我所有的卡都带着的,有预防万一的准备。儿子有点哭笑不得地看看我,马上为我联系家附近诊所的GP(全科医生)。正巧华裔的王医生周二门诊,所以预约了明日中午的门诊时间,这样对儿子工作的影响可以尽量少一点。
7月22日 周二 下午1:00~3:00
我们预约的时间是下午1:30 。儿子上午一直埋头工作,直到将近一点才匆匆吃了午饭,开车带我去诊所。到了以后,向前台报了自己的姓名,出示了Medicare(类似医保卡),工作人员在APP上查询核对以后,就请我们稍事休息,等候王医生的召唤。
到悉尼诊所看病,要先在网上预约时间和医生(GP全科医生)。通常华人总是预约华裔医生,印度人会预约印度裔医生,反正你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对医生的信任预约即可。我们家一直信赖王医生,一则是华裔沟通无障碍,二来他为人非常谦和,作为全科医生的他,经验比较丰富,诊治,预约检查等都很到位。
这里看病的流程,是医生为每一位排队等候的患者就诊,都会从诊室出来,招呼并迎候患者进入自己的诊室。但凡你在这里看过病,都有医疗记录,能即刻看到患者以往的基本情况,然后询问此次看病的缘由。
我叙述了自己的情况,说因为之前患过肾结石,被痛怕了;尽管想想也不过两年时间,新的结石不会马上又出来,但还是不放心,所以来看病。同时告诉王医生,自己有胆结石很多年,虽然没有急性发作,但时常也会隐隐作痛。王医生随即向我了解具体情况,询问耐心,很有逻辑,我的回答也是简洁有序。
王医生非常理解我忐忑的心情,说尽快安排做一个B超或是CT,以做判断与后续的诊治。我对王医生讲:在检查的时候是否能同时看我胆的部位,了解一下胆结石的最新情况。他思索一下,回答尽量安排,不知能否同时兼顾到。又问:“您是做B超还是做CT呢?前者清晰程度差一些。”我说请儿子决定吧。儿子说就做CT。王医生立即开了检查单,并讲我为你开了加急的检查单,你们拿了单子与做检查的放射科诊所联系,尽快安排,争取周四可以看到检查结果。我们表示感谢后即与王医生告别。
然后到前台付此次医疗的诊治费。前台告诉儿子,此次付费68.95元,但Medicare 会返还40元左右,要儿子收好付费单子,若没有收到退款可与机构联系。记得去年我还没有Medicare时,来看病门诊费是80澳元/次,全自费的。买药是去药房,与诊所无关。
回家以后,儿子顾不上工作,马上电话到放射科诊所为我预约做CT的事情。我们计划是预约在周末,这样可以不影响儿子工作。一通电话下来,儿子告诉我可以预约到今日下午2:30的时间,这可真是非常难得啊。电话中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和蔼,问患者几点吃的午饭,要求现在开始什么东西也不要吃,水也不要喝。然后告知开车过来在哪个路口拐入,进哪个车库,从哪个电梯上楼到诊所。我虽然不能听懂具体内容,但还是被这种细致入微的态度感动到了。
下午2:15分,我们到达Castle Hill,进入放射科诊所,依然是告知姓名,出示Medicare,前台工作人员核对后请我们稍稍等候,说会有医务人员来请我们入内。果然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一位女工作人员出来叫了我的名字,儿子问是否可以陪伴与翻译,她说可以。随即告知检查的过程与要求,说了几个英文单词,即呼吸、憋气、呼吸,要我在检查时照做,问我身上是否有金属物质,等等。
当我进入检查室的时候,女工作人员用手势明确指导我如何躺下,怎样举手抱头;正在此时,另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进来,告知已将拍摄CT时的对话系统换成了中文,请我可以安心作检查。于是,工作人员退出,我按照非常标准的北京音普通话提示:请您呼吸,请您憋住呼吸,现在您可以呼吸了,顺利完成CT的检查。女工作人员进来,提示我可以起身下来,对我频频竖起大拇指,告知我完成得很棒。出来以后我们去前台付费,工作人员告知,有Medicare 是免费检查的。
这样,从中午13:00出家门,到下午15:00就完成检查,我一路有晕晕乎乎不真实的感觉,这是门诊看病?态度这样好?节奏这样快(这倒是真凭运气的)?儿子讲,检查结果他们会发给王医生,他会继续帮我预约周四中午王医生的门诊。在车上我对儿子说:“妈妈好感动,谢谢你及时的、全程的陪伴。耽误你工作了,真是非常不好意思。”儿子淡淡地说:“这是我应该的,以往很少陪伴你们看病,已经做得太少了。”
心中的暖意如车外和煦的冬日一般,有着难以言喻的情感在涌动。想着自己陪伴父母公婆看病,在工作时间真是不多的,因为请假很麻烦。而老人们总是怕耽误我们工作,不到万不得已从不要我们陪伴。只是在基本退出职场后,才对老人们有各种陪伴与照拂。晚上与阿邦电话,他也说,我们要尽快能够独立生活。是呀,这就是一代还一代,一代照顾一代,生生不息。
7月23日 周三
周二傍晚,看到银行卡提示,Medicare返还43.90元。那么我此次诊费的实际支付为25.05元。
周二下午在放射科诊疗室做了CT,告知周四可以得到书面解读报告。于是儿子通过APP给我约了周四中午12:10王医生的门诊。下午,放射科诊所来电话,说检查报告要周四下午3点才能出来。于是,儿子还是通过诊所的APP,将王医生与我的复诊时间改为周四下午4:10分。
我问儿子:CT的诊断报告你是否收到?他说,书面报告还没有,收到了300多张照片,可惜我看不懂,还是要等明天王医生那里的解读报告。我回到:嗯,希望是一场虚惊。
晚上,阿邦与我电话,说明天复诊一切听医生的意见。王医生是全科GP,如果要做微创手术,要重新约专科医生,看专科医生的诊疗方案。我说不急,可能没有新的肾结石呢?一切看明天的检查报告再定。阿邦说,凡事有了预案,事到临头就不会慌张。好,咱就谋划一下预案。
儿子和阿邦都说,如果需要手术,我们就预约。公立医院等待的时间会比较长。虽然已经买了私人保险,但有个预备期,估计近阶段还不能使用。我讲:如果真的需要手术,无论是肾结石还是胆结石,那就做咯。应该都是微创手术。要做就做,也不考虑医疗费用的事情。就如同我上次装个掉下来的牙套,Medicare不能用,私人保险还没有买,那就是该花多少钱就多少钱。刚需问题是不考虑经济因素的。
7月24日 周四
下午4:00,按照预约时间来到诊所。在到诊所的路上,儿子看到了我的CT诊断报告,在候诊的时候,相信看了检查报告,哦哟,做得非常全面呐。
节选诊断报告:无既往影像资料可供对比。已完成全腹部和盆腔非增强CT扫描。包括:肺底有限视野、肝脏、脾脏、胰腺、肾上腺、胆囊、肾脏、肠道、腹膜后、盆腔、骨骼。影像诊断意见:未发现明确的左下腹疼痛原因。注意到有胆结石。其他都基本正常(本人首次概述)。为此,知道我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CT扫描,而且结果不错,真正开心得很。
到诊所时,儿子要我锻炼一下自己看病,因为已经在APP上预约了,只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说Doctor Wang即可。照做。前台对我叽里咕噜说了一段话,儿子解释:问你是否感冒?如果感冒了要。。。我赶紧回答:None 。顺利完成,以后晓得了,总要学会自己看病,老是麻烦儿子怎么成呢。
进了王医生的诊室,他先问我还疼么?我说“到您这里来了以后就不疼了。是我心理作用,还是曾经的确有炎症,现在好了?”王医生讲:这种情况蛮多的呢,关键我们看检查结果。于是他向我介绍了CT检查报告……,说检查结果不错的,您不用再担心了。
之后我们聊得非常愉悦。他忍不住问:“您之前从事什么工作?”我答:管理、讲学、心理咨询。他说:“难怪沟通能力这样强。做医生真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言下之意彼此都懂,故而都微笑不已。
告别时我对王医生表示了真诚地感谢。真有握手言欢的感觉。
出来又到前台,说要付费。工作人员说不用。我又诧异了。儿子讲,她说王医生关照不用向患者收费。我问:那影响王医生的收入么?儿子说:不会,这部分由政府买单。你这次初诊诊费68元,返还的钱款也是政府部门支付的。
我此次看病,门诊费支出68.95元,Medicare返还43.90元。做CT免费,今日复诊还是免费,那么我诊费的实际支付为25.05元(澳元)。
以上是我在悉尼首次使用Medicare 看病的过程,如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