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三,选择困难,怎么办?

(2022-11-30 21:59:29)
标签:

读书笔记

情绪自控

选择困难

纠结成本

试错机制

分类: 学习天地

20221130日星期三

继续读李筱懿的《情绪自控》。第四章:选择困难,怎么办?下划线部分是李筱懿著作中的原文。

我们需要知道很少有“终极选择”,大多数选择可以调整、修正甚至推翻重来。明白这些,面对选择时就不会那么纠结,好像面对人生只有一次机会,错了就完蛋了。

昨日下雨,我要去华东医院探望父亲,背着沉甸甸的双肩包,手上拎着父亲爱吃的甜汤与小菜,还要在细细密密的冬雨中撑伞,着实有点辛苦。心想今天就叫出租车去医院吧。平时也不是省钱而坐地铁,乃我们小区门口根本叫不到出租车。

走到公交站,一看要等二十分钟才有车来,用叫车软件耐心等待了三分钟不见任何应答,决定走到外环路地铁站,有车就叫,没车上地铁。好像运气还行,已经走到地铁站看见了一辆出租车,说了目的地司机愿意去,我就松了一口气,大包小包雨伞放进了车里,暗自庆幸自己的动态选择是对的。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三,选择困难,怎么办?

华东医院在上海正宗的市中心,又是雨天,一路堵车;早上为了尽早出门,只喝了一杯咖啡,吃了一块点心,麦片与鸡蛋都没有来得及弄,坐在出租车里的我不知是晕车还是低血糖,或者就是那杯咖啡惹得祸,浑身不舒服,冷汗+呕吐的感觉,非常难受。

车子堵在高架上不可能有任何作为,给爸爸带的食品恰巧没有可直接塞到嘴里的,只能调动自己的意念忍受着,直到化了75元的车费(平时50元即可)来到华东医院,扫码进入后直奔咖啡店,买了一只加热的羊角包直接往嘴巴里塞,店员问要咖啡吗?我差点翻白眼,这一大早就是被咖啡给害得呀。。。

之前看了阿邦推荐的视频,说喝咖啡怎么怎么好,一天两杯可以减少什么什么毛病,我痛下决心选择每天完成两杯咖啡的指标,以保证“遥远”的各种健康,结果今天就把自己弄得有点惨。可见再好的目标也要看实施的过程是否正确。我的体质不耐咖啡,怎可以一大早空腹来杯咖啡呢?错误的选择让我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还好,非不可逆。只是告知自己不要机械执行所谓正确的事情。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无法兼顾的选择,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残酷,比如跳槽、升迁、恋爱等等;然而病人的家属选择用什么医疗方案,这时的选择就具有残酷性了,既要遏制病情,又要兼顾生命的质量,而且结果是不可预测。。。

我们到底怎样在资源与信息匮乏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怎样抓住机会?怎样做出眼光更长远的决定?多年后我们是否后悔当初的决断?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三,选择困难,怎么办?

哪些是可以放弃的选项?

人生没有“如果”,后悔永远无用,因为很多选择不可逆。那么到底哪些是可以放弃的选项?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这是做选择的前提。

李筱懿不愧是作家,很会缩减他人的小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这一章她选了亦舒的小说《喜宝》,一个从小就跟着单亲妈妈的女孩,急于跨阶层实现自我人生期盼。亦舒的著作我几乎没有看过,这位喜宝对人生的各种选择,是跟着李筱懿的分析一路看了过来。故事我就不再重复,编译几个由故事而延伸的观点:

谁不希望自己拥有更好的未来呢,但要看当时的自己,是否有上升的空间和资本。如果自己没有,要借用外力,那就一定是有机会成本的;只是当时不知这个成本会有多大,大到了能够否定自己为此牺牲的一切。

人生要逆转,不仅要有执拗的生命力,还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抓住机会决不放弃的蛮横,以及随时能够放低的姿态——这些特质是优点还是缺点呢?我认为不能简单判断是非,有些时候只能做出这样的“决断”,只是要有为这样的“决断”买单的力量。后悔是无效的。可惜太多人不懂得这些,才有未来的肝肠寸断,悔不当初。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三,选择困难,怎么办?

怎样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

“选择”其实是个衡量利弊的过程,李筱懿在此引入经济学中的概念: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我就跟着她掉书袋子了,因为这是读者在做选择时很必要掌握的知识点。

成本:它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必须耗费的资源。

在经济学里,资源会以货币的形式呈现;在生活里,也可以理解为做出某种选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机会成本:它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另外一些物品的最大价值。

它提醒我们,被忽略的选择很可能才是最贵重的,永远不能占尽所有好处。能力更强的人看似自由,其实由于机会更多,机会成本更高,反而更受限制,做出决断时要考虑的的内容更多;而走投无路的人,正是因为没有选择,所以不必纠结,必须抓住眼前的救命稻草。

沉没成本:它是指过去的决策造成的已经产生了的、无法挽回的成本。

人们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也会同时考虑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的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却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感情等等,成为“沉没成本”。

边际成本:简单来说就是额外多生产一个产品,所要付出的成本。

它还有延伸的概念,比如“边际收入”,就是多卖出一个产品所新增得到的收入;“边际产量”就是多做一个单位的投入所得到的新增产量;“边际效用”就是多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新增享受。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三,选择困难,怎么办?

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能否兼顾?

就是你对上述成本概念的系列判断,简单来说就是值与不值;今天值了明天不值怎么办?要不要吃小亏占大便宜?由此引出下面的问题:

是否存在不后悔的选择?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自己,我现在做的事情,有没有对未来产生持续久远的良好影响。如果没有,我们可能正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哪怕每天看上去都很忙碌,哪怕暂时解决了眼前的困难,有些选择貌似拯救了现在,但是却最终死在了未来。

边际成本这个系列概念,特别考验人的综合协调能力。就以我自己的职场经历来说,从研究所跳槽到中外合资的软件公司,在那里工作了二十多年,前后经历了五任总经理。我不是任何一位总经理的嫡系,只是二十多年里兢兢业业做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

当然也不是傻做。我一直有轻度焦虑,所以时时有危机感。人力资源管理是我的专项,公司里平台有限,那就横向外部拓展,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研修了MBA,为当年的上海干部培训中心做专项培训很多年,由此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校外老师;有幸成为上海人力资源师资质鉴定的业务开拓者之一,夯实了自己在专业领域里的基础。

同时,因为长期做人力资源管理,就兼修了心理咨询师专业,成为上海第二批心理咨询师资格获得者。又因为长期为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做培训,积累了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成为一名专业咨询顾问。

人呐,不能在即有的设置中故步自封,而是要想怎样使自己的设置具有多选型,但又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人家不知怎么用你,老板满意你也开心。我一直在专业领域里延伸与拓展,将相关经验不断为自己的能力、经验、人脉加码,从而在职业生涯中能够不断产生新的价值。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三,选择困难,怎么办?

李筱懿的理解:纠结的成本,远高于纠错

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这是个经济学概念是我做选择的思维模型,我要求自己迅速思考、衡量、判断和决定,李筱懿做选择的过程氛围五个步骤:

第一,   全面评估做决定的成本,包括决定本身的成本和机会成本。

成本容易测算,就是做这件事情的代价,结果会是什么?值不值得做?机会成本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单的做法把各种可能性都罗列出来,便于对所有可能的选择了解更加周全。

第二,   确定最重要的目标。

任何选择都不能满足所有目标。所以,能达成最重要目标的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建议着重考虑对未来的影响。可以问自己:我做这个选择最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对我来说最重要?这个问题对未来会有怎样长远的影响?

学会当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优者。如果出现了更好的,说服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能得到的才是最好。

第三,   记录决定的过程和决定的结果。

每次都尝试认真写下自己做这个决定的原因,尽量完整地记录全过程。这不是无用功,会有很大收获。记录格式可以这样:

1)      我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目标):

2)      我做这个决定需要付出的是(成本):

3)      我做这个决定未来可能预见的是(边际成本):

4)      我依然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理由):

5)      后来,我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吗(验证):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三,选择困难,怎么办?

第四,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已经不再是成本,它是需要断舍离的部分,哪怕过去投入再多,这些投入和现在的目标没有关系,都已经不再是成本。女人都会有冲动性买衣服的经历,花钱了,买来后却不喜欢,甚至看都不要看到,因为很窝心。有些人会想尽办法去退或者换,看似减少损失,其实在化更多的时间确认自己的冲动和傻帽,退还过程中的加价、减价等等产生的不愉快,实际上是新的成本投入,但很多女人意识不到这一点。

我是女人,当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在成为有品位女人的过程中,花了很多钱与心血,才晓得如何品鉴与寻觅合适自己的。只是我晓得自己买错了以后,要么塞到橱柜深处,要么赶紧送人,眼不见为净;不要叠加已经犯的错误,以真正减少机会成本,浪费的钱权当沉没了。只是谨记:以后不要再冲动,犯相同的错误。

第五,   做好复盘,做好复盘,做好复盘。

没有人天生决策力强,做决定所需要的知识、阅历、胆识和精准,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每个决定的正确与错误,疏忽和慎重,付出和收获,长期和短期影响,尤其当这个决定的结果真正出现时。

之前记录决定的过程和决定的结果,就是复盘的依据了。复盘,能使你重新审视当初的选择,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善。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三,选择困难,怎么办?

我们需要知道,很少有“终极选择”,大多数选择都可以调整、修改甚至推翻重来。明白这些,面对选择时就不会那么纠结,好像面对人生只有一次的机会,错了就完蛋了。不是的,我们随时可以重新选择和规划,而纠结的成本远远高于纠结,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尝试与纠错交替的过程。

如果只有一种思维模型,我们看待事物永远是单维和偏面的;拥有多种思维模型,能够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开阔,更加接近合适的答案。这也是我认真写《情绪控制》系列读书笔记的初衷,依然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