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四:压抑自我,怎么办?

(2022-12-02 22:57:29)
标签:

读书笔记情绪自控

接纳自我

了解自尊

梳理情绪

压抑自我

分类: 学习天地

2022122日星期五

《情绪自控》读书笔记已经写了三篇,微信公众号里读者甚少,新浪微博倒是读者很多。我这两个平台发布相同的文章,读者差异很大。微信号的读者应该都是朋友圈的,不看僧面看佛面点个卯的不少吧;而新浪博客的读者则是自由自在,有着很大的任意性,应该是被话题吸引了眼球而来。如果搞市场营销,分析流量与数据会有点意思。

言归正传,继续对李筱懿的《情绪自控》边阅读边做笔记。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四:压抑自我,怎么办?

第五章  压抑自我,怎么办?

表达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怜惜、同情和共鸣,表达最重要的作用是:整理你自己真实的情绪。压抑自我,永远不可能获得幸福。

写日记或读书笔记,与我而言,都是整理自己真实的情绪,并且留下生活的记录或痕迹。记录是给当下与未来的自己,痕迹则是将内心的各种欢喜、委屈、得意,反省,等等的真我梳理清晰,过后我就会跳出这一段情绪,开始新的一天,新的生活,喜怒哀乐都已经翻篇了。这就是我理解的情绪自由流动。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四:压抑自我,怎么办?

什么叫情绪稳定?

李筱懿在书中说自己曾经有一种执念:“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高兴、鼓励、感谢这些积极的情绪可以表达,绝望、痛苦、嫉妒之类负面情绪必须隐藏起立。一个成年人还暴躁、愤怒和伤心伤肺,是不成熟。

但现在的李筱懿鼓励自己“让情绪自由流动起来”,因为这与当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并不矛盾,如果“稳定”是靠“压抑”得来的,总有一天会爆发。人的情绪,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需要流动和表达出来,才能获得真正的稳定和平静。

什么叫“情绪流动性”?

指的是能够运用情感的语言,准确沟通自己的感受和内心的状态。情绪流动性良好的人,能够在关系中不带批判性,不含附加条件地体会和表达真实的情绪,也能够有意识地、创造性的运用情绪。

这一段话大有讲究,能够在关系中不带批判性要求很高的,就是不戴有色眼镜,不先入为主与各种人交往,尤其是三观不合、看着就来气的人;不含附加条件,即真实、客观、理性地表达情绪。太难了,只有机器人才能做到吧,因为人性极其复杂,关系更为复杂,各种复杂纠结缠绕成情绪,互为因果,还常常难以名状。否则哪来“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谚语。

近日就有我很尊敬的前辈,评价《读书笔记三》中的做人要点,说这样精细地生活太难了。我细想的确如此,人如果真能如此精细生活,真是天下和谐,人人成就梦想了。我尬聊式的回复:这是写给中青年看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有些并未普及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晓得,咱写了即便是马后炮,有缘人看了以后也能进行自我分析,使未来的生活更为精进,敬请允许我呵呵哦。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四:压抑自我,怎么办?

撕开绝望、痛苦、嫉妒等负面情绪的真相

我的一个年轻朋友,因为“得罪”了领导内心颇为忐忑,怕以后不被重用,没有了上升的机会,但又不知如何去与领导沟通。我对他说:这个世界上真正在乎得与失的只有你自己。旁人没空一直来记着你的问题,除非你反复出状况让别人记起或叠加曾经发生的事情。

鄙视链是有的,但如果你内心强大到可以忽视这些鄙视,在工作中显示出自己的能力,让环境形成对你的依赖,就换做你鄙视别人了。关键还是要自我足够勇敢和强大。为此,李筱懿分享了她朋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步骤:

第一步: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情绪流动)

第二步:我现在能做什么:(认清处境)

第三步:我希望的结果是什么?(找到目标)

第四步:我现在的状态和希望的结果之间有什么差别?(发现问题)

第五步:我怎样缩小希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采取行动)

第六步:我可以去做哪件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把自己完全放在情绪里?(解决问题)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四:压抑自我,怎么办?

阻碍情绪流动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抵制着情绪的流动。其实流动的情绪才是心理健康的根基。“负面”情绪如果在可控范围内,合理表达愤怒、悲伤、焦虑等情绪,并且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反而是一件好事。

情绪流动不代表在沟通时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我们需要耐心体会:自己的动作、语言、语气和表情,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意思了么?是否会让人误解?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态度,而不是仅仅听到表面的那些词汇?

我们没有把沟通对象当作同盟者,而是竞争者。我们把一些工作中的关系看做话语权和支配权的争夺,目的是获得胜利,并不是真正的情绪传达。

情绪化是发泄,情绪流动是为了梳理和解决问题。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四:压抑自我,怎么办?

李筱懿的理解:接纳真实的自己,表达真实的情绪

自我接纳:包括对自己形象、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身边的人,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接受与适应。

自尊: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它反应了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它是一个人的自信程度。自尊涵盖了自我满意、自我接纳和自我价值。

所以,压抑自我绝不值得提倡,也不是优秀品质。

了解自己情绪形成的原因,明确自己希望在什么层面过怎样的生活,做主自己的情绪与生活,以抵御自我压抑带来的各种困惑与伤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