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儿——田野间的野菜3

标签:
田野野菜系列鸭嘴儿美味 |
分类: 草木野菜与蘑菇 |
http://s8/bmiddle/0022v8mEzy6SVk2skE707&690
鸭嘴儿,又叫鸭子嘴儿、鸭舌草或猪耳朵等。不同的地方,对这鸭嘴儿的叫法也不同。但不管叫啥,反正指的都是同一种野菜,绝找不出第二个。
鸭嘴儿,细看其长相,其叶片还真有点像鸭子的嘴或鸭子的舌头;但为什么要叫它猪耳朵,确实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不管咋看,人家那细长的叶片也难与那猪耳朵贴上 铺衬、挨上边儿。
鸭嘴儿的适应性很强,可生长于河岸或草甸子的边缘地带,也可在公路、铁路两侧以及地头等地方生长;有时一高兴,还会跑庄稼地里去凑溱趣,特别是那撂荒地里。河套或低矮丘陵的新开(荒)地里也容易大片生长;但却很少在山林中见到它。
原本想根据它的生长特点,把它与驴蹄子、燕子尾儿以及柳蒿芽等再单拉一个“草甸子、沟趟子的野菜”系列,但考虑“系列”太多也不好,于便把这类野菜归到了“田野系列”里。
鸭嘴儿虽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在干旱的地方也照样能生长;只不过前者因土壤肥沃,长得肥大了一些;而后者吗,贫瘠所带来的自然也就只有瘦与小。
这种野菜,虽很少成簇生长,但也喜欢过群居的生活;遇上就是一片或一溜儿,只需哈下腰,一会便能采上半筐或一筐。但这种野菜也有怪毛病,要是找不对地方,遇不上“窝子”,那是谁也没辙,一棵也采不到。
鸭嘴儿绝不会像婆婆丁似的,即便遇不上成片生长的,偶尔间也会带给你一个小的惊喜。这是因为婆婆丁的种子靠撑起的小伞,能随风飘到很远的地方,常会形成许多零散的个体;而鸭嘴儿则没这能耐,与猫耳朵、芨芨菜一样,其种子只能就近播撒。因此,这几种野菜也更习惯在爹娘的跟前儿长成片。
鸭嘴儿,每棵野菜多是一根主杆,杆中有不甚明显的节,于节状处发出对生的叶片。到老的时候,中间便会逐渐长出一条白筋,类似于鲤鱼背上的那条筋;到了这个时候,这野菜长老了,也就过了食用的季节了。
采鸭嘴儿自然要在它鲜嫩的时候采摘。这个时候野菜的茎叶于鲜嫩之中会透着一股清新,口感也细腻而绵软,准保您过口后难以忘怀。
鸭嘴儿与婆婆丁、柳蒿芽一样,以前就有人常采它并享用它。清明过后,五月节前,有很多人家都会到野外去采点回来吃。不是因为少菜或缺粮,主要还是喜欢它所特有的那股清新的味道。
鸭嘴儿不能像婆婆丁、苣荬菜那样生着醮酱吃;它必须得用开水焯过后方能变成美味。焯水并用凉水拔过后的鸭嘴儿,最好的办法就是加老汤来炖土豆;若是用它炖排骨,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至于清炒、凉拌,那也尽可随您的便。用它与猪肉制做馅料,包水饺、馄炖,那也是难得的美味。
食药同源,鸭嘴儿自然也不例外。夏秋采收,晒干备用,是治疗痢疾、肠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脓肿及疔疮的民间草药。山里人还常将这种野菜的鲜品捣碎后,用它来治蛇、虫的咬伤。
http://s14/mw690/0022v8mEzy6SVk5l9bn4d&690
http://s3/mw690/0022v8mEzy6SVk79QtAe2&690
http://s10/mw690/0022v8mEzy6SVk7iVDz1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