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解读红楼梦柳湘莲 |
分类: 细读红楼梦 |
红楼中柳湘莲的豪气
看到题目,一定想到《红楼梦》和《水浒传》,但很少用类比对比的方式看梁山好汉和大观园儿女。如果你交叉起来分析两本书的话,就会有惊讶的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
总体看明代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梁山108条好汉出现,主要讲述北宋徽宗时期,天下百姓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众好汉由四方集聚梁山,揭杆起义,替天行道。
在古代很多普通百姓,都生活在“大观园”里,有如像袭人那样好好地做奴才的;也有另一部分人不想做奴才,只有走出“大观园”另辟蹊径,或遁入空门。
甄士隐在《红楼梦》中第一回注解《好了歌》的歌词中有一句:“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指的是柳湘莲。
对于呆霸王薛蟠的调戏,他不顾对方的权势将其痛打一顿;怀疑钟情于自己的尤三姐与贾珍父子有染,索回作为聘礼的鸳鸯剑,致使三姐耻情归地府。
从湘莲的行为举止来看,他显然在童年受过严格而正规的家庭教育,当得起“训有方”。在《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写道柳湘莲救了薛蟠,打退了一伙贼人,夺回了货物,薛蟠感激救命之恩,还跟他结为了生死弟兄。平安州的路上,柳湘莲尽弃前嫌,搭救了被强盗剪径的薛蟠,很有梁山好汉的豪气。
据薛蟠的说法是,遇到的是一伙人,抢了东西,还想要性命,而柳湘莲是忽然从“那边来了”,柳湘莲武功虽好,一个人也很难打散一伙真刀真枪的强盗,而且柳湘莲既然在强盗出没的地方出现,正是可能他自己也做了强盗。从强盗手中救人的英雄怎么成了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