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次意大利杯又到中国举行,我一定要去现场。
足球踢得很精彩没得说,但不知央视有多久没在本土直播这样一场足球大赛,画面时常跟不上解说,好像电视机前的我们与现场看得是两场比赛一样,摄影有问题,摄影机也有问题,摄影机摆得地方更有问题...
首先是镜头右侧底线前的摄影机,每次球往那边滚我就低头看手机了。
不知为什么,那台摄影机的画面每次出现,就好像鸟巢停电了一样,灯光四射的球场马上暗淡了下来,要是电视机的饱和度再低那么一点,我们就可以荣幸观看有史以来的第一场黑白屏足球直播了。
还好画面右边没有安排这样一台山寨摄影机。
其次是进球镜头和慢镜令我很无语,直播没把进球没清楚,那请慢镜头麻烦给力一点。
斯内德打进的那个任意球的角度的确刁钻,刁钻到只有一个镜头可以捕捉到足球与守门员和门柱之前互动,问题是这个唯一的镜头并没有用慢速播放——我至今不知道那飞翔的皮球是先碰到门柱还是门员的手指,因为自那以后没有在比赛期间重播过...
而抓到AC米兰的第二个进球的只有一个镜头,大家都能看到帕托的绝妙传球,但没人可以看到本来接不到长传而失去重心的博阿滕是如何来到小禁区铲射入门的。
61分钟,伊布头球的慢镜头,摄影机在球门背后,罗比尼奥传中后,摄影机跟着球划像左侧,我们可以看到伊布已经定到了球,但摄影机依旧一直往左侧划去...直到我们还能看到半个伊布。
毕竟还是意大利足球,球员微妙的配合和闪电般的传球与起脚让这些直播惯中超的摄像师们措不及手。
然后就是解说与画面不一致了,我这里说的不一致不是解说内容和比赛情况不一样,而是解说内容与画面内容不一样。
央视虽然拍不到进球,但球员摔倒,受伤和犯规时就马上插一段慢镜头回放。
48分钟,球员摔倒(貌似是埃托奥),央视慢镜头回放,这时解说传来“好!头球!”,几秒以后,画面切回现场,球已经被传到了中场。
53分钟左右,球员摔倒,慢镜头回放,解说道“射门!”,画面切回,足球正在滚向边线。
59分钟,画面跟随球员,解说道:“那边球迷已经揍起人来了”,画面依旧不变——既然要和谐蓝红军团斗殴,为什么比赛中几次冲突都没有插广告呢...
还有各种头遮得观众朋友们什么都看不见。
先是听见各种“北京儿话”,我安慰自己说其实看英超德甲也有很多人在说话,只是我听不懂而已。
但每次看到镜头前有球迷突然站起来,或是有一排黑色的,圆圆的影,特别是在93分钟,那个万众瞩目的进球竟然被某男的高大身影给完全遮住,虽然说是越位,这也太坑爹了吧...或许,重摄影师们的确拍中超太多了,球迷从来不会兴奋的站起来,就没有预先把摄影机架高一些。
最后就是屏幕里那些数据了,高中英语不好一点都看不懂,更别说广大球迷了。
上半场我还在说怎么踢了半天数据也不给个,结果下半场数据就刷刷而来,但问题是英文的。中国人英语素质再好,谁又看得懂社什么是Substitution,
什么是Possession,
甚至很多或许连Milan和Inter这两个球队的缩写都不懂。
换人用别人原名算是一种尊重习惯吧,但控球率,角球次数也用英文,就说不过去了。
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央视这次直播是面向全世界的,所以才要用英文,但我希望最好不要,这么坑爹的直播要是让外国人看到了还不笑死...
后记:解说那句“这是要废我吗?”实在经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