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因为宠爱陈婤提拔了多少陈朝宗室子弟?
(2025-06-07 17:49:59)
标签:
隋炀帝杨广陈婤陈叔宝陈朝 |
分类: 闲话隋唐 |
大业二年,隋炀帝将陈后主的第六女陈婤封为仅次于萧皇后的正一品贵人。陈婤得宠到了什么程度呢?她的族人原本被发配到了陇右等地种田为生,随着陈婤的“绝爱幸”,隋炀帝将陈氏子弟全部召回京城,封他们为各地长官。
《南史·陈宗室列传》:
大业二年,隋炀帝以后主第六女婤爲贵人,绝爱幸,因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并爲守宰,遍于天下。
这句“由是并爲守宰,遍于天下”到底是真实记载,还是史官的夸夸其谈呢?我们不妨看看这些陈朝宗室在隋朝究竟获得了怎样的待遇吧!
首先是陈文帝陈蒨的子嗣:
第三子鄱阳王陈伯山的儿子陈君范,大业二年为温县令;
第六子陈伯恭,大业初被任命为成州刺史、太常卿;
第八子陈伯仁的儿子陈番,大业年间为资阳令;
第九子陈伯义的儿子陈元基,大业年间当上了谷熟县令;
第十子陈伯礼,大业时期当上了散骑侍郎、临洮太守;
第十二子陈伯智,大业年间当上了岐州司马、国子司业;
第十三子陈伯谋的儿子陈酆,大业年间为番禾县令。
由史书记载可知,陈文帝的子孙只要活到了隋炀帝时,都被授予了官职,最低县令,高的乃至一州刺史。
同时根据现已出土的墓志可知,陈文帝还有更多后代得到了县令、刺史等官职。比如第九子陈伯义除了陈元基这个儿子外,还有一子陈察被隋炀帝授予了曲水县令。第十三子陈伯谋史书未曾记载入隋后的官职,但根据其孙陈琮的墓志可知,陈伯谋被隋炀帝封为了龙州刺史。
再看陈宣帝陈顼的子嗣:
第三子陈叔英,被隋炀帝任命为涪陵太守;
第四子陈叔坚,被隋炀帝任命为遂宁太守;
第五子陈叔卿,被隋炀帝任命为都官郎、上党通守;
第六子陈叔明,被隋炀帝任命为鸿胪少卿;
第九子陈叔献,被隋炀帝任命为汶城令;
第十一子陈叔齐,被隋炀帝任命为尚书主客郎;
第十二子陈叔文,与其他陈氏子弟不同,因为当年主动投降了隋军,所以被隋文帝封为宜州刺史;
第十四子陈叔重,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府少卿;
第十七子陈叔达,被隋炀帝任命为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其子陈贤德则官至汾州刺史;
第二十子陈叔平,,被隋炀帝任命为了胡苏令;
第二十一子陈叔敖,被隋炀帝赐予仪同三司;
第二十二子陈叔宣,被隋炀帝任命为泾城令;
第二十五子陈叔澄,被隋炀帝任命为灵武令;
第二十六子陈叔兴,被隋炀帝任命为给事郎;
第二十八子陈叔纯,被隋炀帝任命为河北令;
第二十九子陈叔谟,被隋炀帝任命为岍阳令;
第三十子陈叔显,被隋炀帝任命为鹑觚令;
第三十一子陈叔坦,被隋炀帝任命为涉令;
第三十三子陈叔荣,被隋炀帝任命为内黄令;
第三十四子陈叔匡,被隋炀帝任命为寿光令。
陈宣帝共有四十二个儿子,活到大业年间的有二十个,而这二十个儿子全部被任命为县令、刺史等官职。
虽然史书上多以“大业中”含糊了这些陈氏子弟授官时间,但只要结合墓志记载便能确认,这些陈氏子弟基本上都是在大业二年被赐予官职,稍微迟一点的,也没有超过大业七年。如:
陈叔明,大业二年,诏授正五品朝散大夫;
陈叔齐,乙丑岁,召为尚书主客郎,迁国子司业;
陈叔兴,大业二年,奉敕预参选限,为身染疾,不堪集例,官遂未成;
陈叔荣,大业二年,除内黄县令;
陈叔忠,大业四年,蒙授平凉县令;
陈叔忠,大业七年前被授予曲阜县令一职。
特别是陈叔齐,墓志上明确记载“王以陈贵人故,召为尚书主客郎,迁国子司业。”直接点明了自己能得到授官是因为侄女陈婤为隋炀帝宠妃的缘故。
最后便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子嗣:
第四子陈深,被隋炀帝任命为枹罕太守;
第三子陈彦,被隋炀帝任命为襄武令;
第五子陈虔,被隋炀帝任命为涿令;
第六子陈祗,被隋炀帝任命为通议郎;
第七子陈兢,被隋炀帝任命为国子监丞;
第八子陈庄,被隋炀帝任命为昌隆令;
第九子陈恮,被隋炀帝任命为通议郎;
第十子陈蕃,被隋炀帝任命为涪城令。
陈后主共有二十二个儿子,不过史书上有生平记载的仅有十一个,其中活到隋炀帝时期的只剩八个,而这八个儿子均被隋炀帝赐予通议郎、县令、太守等官职。
考虑到《陈书》只记载了陈文帝、陈宣帝、陈后主的儿子在隋炀帝时期得到了什么官职,对这些皇子的子嗣所授官职并没有花太多笔墨,而结合已出土的各方墓志可知,实际上还有更多的陈氏子弟得到了县令、刺史等官职——这些活到大业年间的陈氏子弟,有记载的就有近四十人被隋炀帝赐予了官职,难怪连史官都要感慨“由是并爲守宰,遍于天下”!
隋炀帝如此大的手笔,就为了讨心爱的女人陈婤欢心,这般风流情种的模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