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穿越”午餐:朝鲜冷面

标签:
朝鲜冷面 |
分类: 郑太厨房 |
老公中午不回来吃饭,有时我便趁这机会弄点他没那么喜欢、我却异常钟情的吃食来享用一番。
去年夏天特别馋朝鲜冷面,附近很多日本餐馆,却只有一家韩餐,跑过去打开菜单,发现冷面刚刚从其上被店主钩掉了,没吃着,遗憾得够呛。心里老是惦记着冷面,却也没找到机会吃,一来二去的,就入冬了。
前两个月,我跟老公无意中发现一家挺大的韩国超市 H-Mart,相当于华人的 T&T 吧,里面的牛肉、海带、大米、有机红薯、各种奇奇怪怪类似野菜似的小包绿叶菜都特别好。有一天,竟然发现货架上摆着各种包装的冷面!里面有干面和汤包,面煮两三分钟,过冷水;汤包用矿泉水冲兑;再煮个鸡蛋,切点黄瓜丝,配上几片 kimchi。终于,没遗憾啦。
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样钟情于延吉冷面?或者说,钟情于延吉冷面所代表的一段年少岁月?初中时跟我形影不离的朋友考了另一所高中,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约着周二中午在海淀图书城碰头。九十年代中期,那条街上饭馆的选择很少,或者说,我们那帮高中生能承受得起的物美价廉的吃食儿选择很少,所以记忆里,我们好像都在一家小馆子里吃延吉冷面。尤其是夏日骄阳的炙烤下,一大碗有点酸、有点甜、有点辣、有点冰的冷面吃起来过瘾极了,吃完面、蛋、牛肉、泡菜、黄瓜丝、苹果片之后,就是我最爱的那口儿:一口气喝完冷面汤!
多年后再回北京,发现我家后门开了一家韩国烧烤,在烟雾缥缈的烤肉桌上,总忘不了点一大碗有点酸、有点甜、有点辣、有点冰的冷面。再几年以后的某个夏天,有段时间我住在大望路上,新光天地楼下的大碗冰凉冷面,曾在那个忙碌的季节给我带去无限的清凉。
很多时候,我们莫名地钟情于某种吃食,大都是出于某种“穿越”的关联吧,那段记忆,那种滋味,那些日子,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