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2012-02-08 15:47:29)
标签:

司马迁后裔

居住

分类: 妈妈随笔

自从2005年5月28日,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大型活动“风追司马”的隆重举行,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也被人们熟悉了起来。

 

村子坐落在陕西省韩城市嵬东乡。

 

村子并不大,住着司马迁的后裔——同冯两姓人家,分住在村子东西两头,西头的高处住着冯姓,东头住着同姓,至今虽有同冯混住,但大体的格局还是没有改变。

在这里,冯、同两姓千百年来仍旧保持着互不通婚的习俗,这一禁忌直到1963年才首次被打破。

 

 

因为是过年期间,村里巷子看不见几个人。

走在村子北边的大巷子,是村里以前的小卖部(商店),小窗户高高在上,你可有这种记忆?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原生态的生活:

在这关中平原东北角的小山村,过年可是讲究蒸花馍的,这不,蒸馍的泥灶还在院子里呢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真正的泥土坯子火灶:添柴用碳都可以,还有门口的大缸,里边捂着的应该是花馍馍之类的年货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一处废弃院子的门楣: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钟灵毓秀的门洞: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过了这个门洞,就可以看见村人所说的“墨池”了:因它形状像砚台,村民称作史公墨池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浩荡难名:意指司马迁编著《史记》的浩荡事业,在皇权时代难得好名分。

 

 

水池旁边的碑文: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村里的祠堂位于村子中心,就在“墨池”的旁边:

这个“风追司马”的门洞里边就是祠堂了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进入门洞,走上台阶,“汉太史遗祠”便进入眼帘,这是祠堂大门:

每年清明,村子里同冯两姓子孙便会在这里祭拜祖先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门口的一对小石狮,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后边这便是祠堂,平时这里的大门是紧锁的: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祠堂的北边是“龙门书院”: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书院内貌:

这里最早是村子的小学,学校有了新址后,这里就不用了。虽已破落,但还是能看出这个小山村以前在教育方面的重视:

院子中还有一个新的乒乓球案子,看地上的痕迹,农闲时人们可能在这里打打乒乓娱乐啊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南边是司马陵园: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祠堂前边的院子里还有一个碾子在诉说着历史: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离开村子在小巷子里见到的瓮(大水缸):农村人用它可以放水,放米面,放粮食,用处可多了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人们的生活越变越好,透过废弃的土院子,我们看见了平板房: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过年也没忘给老院子也添些喜庆:
寻司马迁后裔居住地——徐村(组图)

 

这里,空气清新,民风朴实,司马迁的后人们就是在这一方祥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