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语文背诵的那些事

(2012-02-06 20:13:48)
标签:

教育

语文

背诵

分类: 妈妈随笔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

语文新课标背诵篇目新增20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内容,其中变化最大的语文“新课标”广受关注:除了要求会写字的数量减少、要求会写毛笔字之外,新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目增加了20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而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则有136篇。其中,小学阶段增加6篇;初中阶段则增加14篇。

 

看到这又新增了20篇的背诵篇目,孩子们估计这会又开始唉声叹气,怨声连连了!   相信很多老师,特别是各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心里也有些隐隐作痛吧?

 

虽说是九年才新增了20篇,但是可别小看了这20篇的数字,语文啊,码在一起的文字又该有多少呢?

 

一直以来,我们的母语教学都是以扩展孩子们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来作为根本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希望有所酝酿,从而在文化底蕴上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再去灵活运用。在这个需要长期酝酿的过程中,就不免会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名家名段,俗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么做,无非是想让孩子们在真正的运用中不至于语不衔接,文词匮乏。

 

教纲的意义本是好的,但现实却很不尽人意。

 

1、语文在学生中一直不被重视的现实导致背诵很难实施。

 

我们大家可能也都清楚,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初中和高中生的心里所占的份额,(咱也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想想自己那会上语文课在干什么,现在的学生啊,只有增无减)那是无法与数理化和英语相提并论的,更甚者可能都不比政史!

曾经有很多学生在经历过语文考试后对我说,语文么,简单!最起码考卷上的字我都认识,随便填填,就可以得几分,平时不用学也会做,但是其他的课目就不同了!不会还真就不会!

所以呢,虽说好多学校都会给语文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让语文占有一席之地,也想能够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但这样的阅读和背诵,到了现实的教学中,往往都显得很无力,有的学生还好,在语文老师面前还应付应付,有的干脆根本就不理会这一套,自己想干啥干啥,除非你盯着他不放,他才可能会很不情愿的收起他的其他科目,随便拉出一本书来草草翻几下了事。

在阅读上是这样的,在背诵这事上,更是难上加难了!让他们去看书都不愿意,哪还会“浪费”时间去背诵啊!

 

所以要想让学生们能够把这些要求背诵的篇目都背下来,语文老师是要花很大力气去做这件事的!

不抓不行啊,不一个个的过更不行啊!

好啊,老师列个表格,一篇篇一个个督促学生背诵课文,可以,规定是规定了,但学生重视不重视是另外一回事了,往往还要弄得老师像个讨债的去找学生。

这无疑就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到头来还弄个出力不讨好,讨个学生嫌!

 

2、背诵篇目流于形式,学生只背不想。

 

虽说“背诵经典篇目”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以“背”促“悟”促“赏”才是真正的目标。学生通过背诵,可以更好地领悟经典作品的精华,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但是这也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在如今的学校,每个班里的学生都是从讲台下坐到了后黑板下,这么多的学生,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背诵都已经很不错了,不可能再一个个的去深入了解他究竟想明白了没有。

好,就算想了解,让学生写成文字交上来,也往往大多数都是照着各种课辅照猫画虎的搬上来,这样的了解又有何意义?!

 

我也曾经碰到过,一届比一届学生的作文水平叫人哭笑不得啊。

很多学生,特别是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都基于一年毕业班的背诵功底,上来作文就是硬套,管它与题目和主题符不符,只要是我脑子里背下来的句子和段子,就都往上写,可以硬生生的填出一篇文章来!

 

这样的背诵,我们要求的再多,又有何意义呢?

 

 

 

草根博客:

          说说语文背诵的那些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