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22jn3ogy6HnwAA8Ie36&690
今天我想谈一谈关于图画书创作方面的话题。
好几年前,我曾跟我一个朋友说过,世界上所有东西都可以用画画来表达。虽然我是这么说的,而且这么多年以来我也确实一直在画,但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一直以来,看到身边很多事物很美,我就很想用画画来表达。但怎么表达呢,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一直有种可以说是“野心”的想法,认为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可以图画和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像现在这样,我说一句翻译说一句的形式很特别,很有意思。也许我会把这形式画进我的下一本书里,书里将会有什么主人公,什么事情发生,现在我已经开始在思考这些问题了。虽然通过翻译来传达我的观点不太方便直观,但这其中有很有趣的地方。
像《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其实就是我去看牙医的时候感受到的一些东西。
http://s14/mw690/0022jn3ogy6HnwF7lO50d&690
http://s14/mw690/0022jn3ogy6HnwFw1ml3d&690
因为去看牙医,等待的过程非常紧张,听到里面传来嗞嗞的声音,心里想这么可怕可怎么办呢,只能忍受一下了。那时想到我作为画家这个职业还挺好的,因为回去后可以把这些感受画到书里去。治牙的时候肯定会觉得很疼,很害怕不安。所以我在治疗的时候就会想,要在书里第一页如何去表达这种不安和紧张的心情。
人生几十年总会经历各种不同的事情,有的时候我就是在等某一个瞬间,某个创作灵感进入到头脑中的瞬间。我很少为得到某个灵感而特别去做些什么事情,我总是很自然而然地画出或写出某本书。有的时候反过来想,我为什么会写或画出这本书呢。这样想来会发现,原来我一直很关注某件事情的发生或某种感受的过程,或是灵感迸发时的那种瞬间。我并不是单纯地从记忆或从回忆某件事情的过程中来创作的,我也并不是有意识地去整理这些创作的灵感,而是它们自然而然地从我的身体里迸发出来的,事后再去整理的时候才感觉到,原来我身体里原本就存在这些东西。就好比,我在南京这两三天感觉非常开心,非常愉快,也许我就会把这些感受体现在我的某本书里,但我并不是为了取材而特意到南京来的。
就象我到美国或其他国家去,也会发现一些小事件。我至今为止写了大概四百多本书,经常有人问我,你的灵感来自哪里。我总会说,我好象没有什么特别的灵感。我总觉得灵感好象不是从我自身出来的一个东西。他们就会问,那从哪来的呢?灵感就是从我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中拾捡起来的。灵感如果只是固存在大脑里我觉得是比较失败的,一般来说都是来自我的周围的世界,我只是把它捡起来。因为我写了四百多本书,朋友都会很担心来问以后灵感要从哪里来。其实我的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的,什么也没特别想过。最近我写了一本书,叫做《不学习也可以》。写这本书的理由是,我感觉现在到处都充斥着学习,脑子里装着各种学习的内容,现在都是这样的孩子。我因为从小没怎么学习,所以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我的身体也比较清爽。一般来说像我这样什么都不学习的人成为作家,好象很难吧。如果脑子里原来就有很多的素材,创作的时候便从中不停取来运用,这看起来好象是很丰富,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很好的创作状态。
图画书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的头脑里是没有“创作”这个词的,只是生活中有画画这个环节。在学习创作的方面我觉得可能更多地还要依赖天分和个性。个性完全是天生的,人出生而带来的。比如说做菜的时候我们先有材料,然后再去调味烹饪,我们的个性就是材料,调味烹饪就是创作。
[漫谈地点:2010年首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工作坊(南京市图书馆)]
(未完待续)
http://s4/mw690/0022jn3ogy6HnwI33ZFe3&690
(信谊创作工作坊之[名家漫谈] 欢迎您持续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