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妈咪育儿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与臭哥哥的老师,如约同游植物园,作为妈妈,我真是既开心,又紧张,感觉…这就是对我育儿的真实考验,不过还好,我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兄弟俩在做电流实验)
话说,这场同游植物园的约定,还是在上学期即将结束时,我们就开始商量的,先是准备一起在SA市“约会”(相关阅读:学期结束,除了悠闲自在的吃喝玩乐
,就是与老师来场暑假的“约会”),接着是来我们家吃火锅大餐,最后…
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这位老师暑假还在教课),在暑假就要结束之时,我们终于敲定了,上周五,一起去D市的植物园逛一逛。与师同游,兄弟俩倒是兴奋加开心,但对于我来说,除了开心,还有些许的紧张,感觉这就是对我育儿的一场真实考验。
不过,久经沙场的我,最终还是经受住了考验,不但得到了Ms.F老师的好评,而且还得到了“You
should be a
teacher.”(你应该当老师)的殊荣。哈哈…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呢”?Ms.F老师倒也娓娓道来。
先抓住注意力,再说重要的事情
Ms.F老师说,每当我要和孩子们说重要的事情之时,第一句话总是“Boys
listen.”(孩子们听着)而且必须等到兄弟俩重复我“Boys listen.”才会说出这件事情。其实…
这一招,我还是和哥哥学前班的Ms.H老师学的,不管要说任何重要的事情,先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抓住,然后再说。要不,你说你的,他们玩他们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要么就是有选择地听。
(探索植物园的每个角落)
凡事给予选择,让孩子毫无怨言
虽说带着孩子们出游,理应由妈妈我说了算,但我一般都会给孩子们没有选择的选择,此话怎讲?一个简单的例子便是,“咱们是先去A馆还是B馆”?言外之意,不管A馆还是B馆,目前能去的地方,只有这两处;而且不管A馆还是B馆,都是我和Ms.F老师商量好的。
限定选择的范围,貌似有选择,但…实则没有选择吧!这就是我所谓的“没有选择的选择”,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自己的决定,是毫无怨言的。
(观察虫子)
既定的规定,绝没有丝毫的动摇
因为Ms.F老师与我们同游植物园,在家的时候,我们就说好了,由谁决定先去哪里?再去哪里?当然是我们的客人Ms.F老师呀!在家里都说好的规定,到了植物园,我怎么可能改变?
Ms.F老师想先去植物园,再去儿童园,但小弟弟不愿意,我只是提醒“我们的约定是什么”?(相关阅读:“我们的约定是什么”?既保住面子,又赢得兄弟的配合)小弟弟仍然不依不饶,感觉一场小脾气就要爆发。
于是Ms.F老师想迁就小弟弟,说先去儿童园也没什么,但对于我们既定的约定,我绝没有半点的动摇;我宁可当场解决一场“暴风雨”,也不会有丝毫的妥协。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嘛!不仅仅是妈妈我,而且孩子们也亦是如此呀!
(虫子在手心,是什么感觉?)
寓教于乐,时刻发现教育的契机
哈哈…这点,估计也不用我多说了吧!寓教于乐,不但是我的育儿理念,而且更是我们家出游的传统吧!任何的教,都可以融入进玩之中;而且任何的玩,都是一种学习吧!
就如小弟弟在假装表演节目,问我们“大家准备好了吗”?哥哥说“还没有”;小弟弟问,“还需要几分钟,你可以准备好”?哥哥没有直接回答几分钟,而且是说“360秒”!这个臭哥哥,是在炫耀自己吗?
但不服输的小弟弟,执着地问,“我问你几分钟,没有问你多少秒”!我想,这不正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嘛!于是便引导小弟弟,“哥哥不告诉你几分钟,那你自己算一下嘛,360秒是几分钟”?
小弟弟想了想,自己掰着手指,嘴里念念有词,“60秒是1分钟,120秒是2分钟…360秒就是6分钟”。Ms.F老师问我,“你为什么不直接让JM说几分钟?你为什么又不直接告诉JL是几分钟”?我想说,如此寓教于乐的机会,我岂能放过?
(拼写单词)
与其“啃”书本,不如来亲手操作
对于我们每周去植物园报到,不但路途遥远(经常堵车),而且不惧炎热,这种带孩子亲手实验、实践学习的做法,非常棒!与其“死啃”课本,完全记住知识,不如亲手操作,以自己的实践来学习知识。
Ms.F老师也说,其实很多的家长(包括老师),都懂这个道理,但真能做到的,还是极少数。不过,我倒是想说句公道话,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有如此的机会吧!如果我不是全职妈妈,如果我们没有购买年票会员的经济条件,对于如此的机会,是不是也可望而不可及呢?
(科学实验,做起来)
礼貌与习惯,任何时候都不让步
关于礼貌和习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与建立起来的,而且,这种学习,是始终如一的学习;这种建立,是持之以恒的建立,并不会因为任何的环境,任何的事情,而发生任何的变化,而我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让步的。
就如兄弟俩做完实验,直接就离开了,过来找我和Ms.F老师,想去玩下一个项目,而我则委婉地提醒,“你们收拾了吗?说谢谢了吗”?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收拾你们实验的“狼藉”(虽然实验室没有要求),你们不说“谢谢”,这件事情还没有完成,我们不会开始下一个项目的。
(这是叠罗汉吗?)
“明亮妈咪”说:“明亮妈咪”说:写到这里,大家觉得,我的下一步目标,是不是可以去做老师呢?是不是可以将教书育人作为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呢?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吧!不过,下个月开始,我就要在兄弟俩的中文学校教课啦!不但教中文,而且教数学,中文当然是用中文教,但数学则是用英文教,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份挑战,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