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妈咪育儿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育儿路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孩子是最善于模仿和观察的“动物”,他们不会听我们怎么说,而只会看我们如何做。
(在公婆家度假的快乐时光)
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可以做,应该怎么做,什么是道德标准,哪些行为是被允许和接受的,完全依靠我们做家长的来塑造。换言之则是,我们是站在育儿舞台上的演员,而孩子则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演员的一举一动,每个细节,都被观众尽收眼底,也被观众密切“监督”着,因此…
“言传不如身教”,就是如此的道理吧?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身先士卒,做那样的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学习源泉,不是“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言语教导,而是我们的实际行动,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个“合适”的时机,就会完全“反馈”出来!
爸爸看电视,儿子去读书?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孩子对于“听到的道理”和“看到的事实”,会更相信哪一个呢?哪一个对孩子更有说服力呢?毋庸置疑,应该是前者吧!这也是我经常说的,与其说10句,不如做一次,我们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好榜样,坏榜样,孩子都是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学习。(相关阅读:言传不如身教,说十句不如做一次,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记得我还是单身的时候,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有一位初入小学的儿子,这天的场面非常具有讽刺意义(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这位朋友在厨房里忙着准备晚餐,而她的老公则坐在电视机前,手里握着遥控器,真是稳坐泰山般地纹丝不动。
而朋友的儿子则被“逼”着在书房里读书,时不时地出来,在客厅里转一圈,一会儿借口“喝水”,一会儿又说“要去厕所”,再一会儿…反正就是,每次出来,都会在客厅里逗留一会儿,看几眼电视,然后…
便是朋友老公不断的怒吼,“不要看电视,去读书”!儿子反问道,“为什么你可以看电视,而我必须去读书”?朋友的老公说道,“照我说的做,不要看我在做什么”!此时在厨房忙碌的朋友,向外面努努嘴,悄悄对我说道,“如此的父子大战,每天都在上演”。
哎…谁说不是呢?虽然彼时的我,还未为人母,但也懂得如此的道理,父母是演员,孩子是观众,孩子是看父母怎么做,而不会按父母说的去做;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去读书,而不是看电视,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做出榜样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的脏话连篇,缘于谁?
恕我直言,这是哥哥一年级时,班级里一对粗鲁的父子(有点不太客气哈)。每天放学的时候,我们都会在教室门口等孩子,但这一天,这位同学犯了错误,老师直接把学生和家长都留了下来。
回家的路上,我问哥哥,“MK怎么了?是犯什么错误了吗”?哥哥直言不讳地说,“你知道MK的,就是那个满口脏话的小男生,每天从他嘴里出来的,都没有好话,今天他骂了同学,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又骂了老师”!呃,我想,同学之间如此的评价,真的很少见哦!可见这位小男生的问题所在。
我们在前面走,这对父子俩随后也跟上我们了,虽说我们没有互相打招呼,但我很清楚地听到,这位父亲满口脏话地在教训儿子,说教训都是客气的,应该说是谩骂。那些词,那些话语,真的是不堪入耳,我都想问这位父亲,“您这是在和自己的儿子说话吗”?但还是忍住了。
这位父亲的最后一句话,我深感痛心的同时,也有种莫名想笑的感觉,“你再说脏话,再骂人,我撕烂你的嘴,看你还敢不?我怎么就教不好你”?随后就是以一句脏话而结束。好吧,要说臭哥哥对这位同学的评价,也是有情可原的吧!现在我也可谓是看到了问题的源头。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想教好自己的孩子呢?但…当我们想指责和批评孩子的坏毛病、坏习惯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自我检讨一番?孩子身上,很多令我们深恶痛绝的问题,和我们的言行举止,和我们的家庭环境,有没有关系?应该指责和批评的,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沉迷于手机,究竟谁之过?
这最后一点,估计是现在很多家庭的通病吧?我只要在微信空间分享一些我们家读书或者老公带孩子们做手工的图片,很多朋友不是问,就是感慨,“这在我们家,是不可能的,老公到家一定是手机在手的”;“陪孩子,简直是笑话,是与手机的约会吧”?
这是我身边的一位妈妈朋友,每天抱怨自己年仅4周岁的女儿,“没有手机就活不了似的”;“每天24小时抱着手机”;“只要有手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过话说回来,现今孩子们沉迷于手机(或任何电子设备),貌似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哦!但…这究竟是谁之过呢?
就说这位朋友,一边埋怨着女儿离不开手机,一边自己也是手机不离手,甚至和我聊天的时候,嘴上词不达意地说着,但眼睛却紧盯着自己的手机,时不时还说一句“等一下”;当时我真想说,“如果你想和我聊天,那请放下手机,咱们边喝茶,边聊天;如果你很想看手机,那我们改天再约吧”!
大家看到这对母子俩的问题所在了吧?4周岁的女儿,沉迷于手机,究竟缘于谁?还有一对父子,直接就是一场唇枪舌战。
父:告诉你多少遍了,不要玩手机?
子:那你为什么手机不离?
父:我是我,你是你!
子:真是不公平!
父:我工作一天了,很辛苦,看手机放松一下,怎么咋?
子:那我学习了一天,是不是也要放松一下呢?
…………
这是不是又回到了我们文初看电视和读书的问题上,我们希望孩子怎么样,是不是应该身先士卒?孩子的学习源泉,是我们“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语言教导?还是我们的实际行动?我们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胜过几百句的“你应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亮妈咪”说:与其说,不如做,我们不可能告诉孩子,“不要学我的样,而要按我说的做”,孩子也不可能对我们言听计从。如果希望孩子诚实、正直、勤奋,那么我们必须具备如此的品质;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我们就要以行动告诉孩子,“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从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明亮-妈咪”: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CPDPE),留美工商管理硕士(MSBA),育有一对可爱的中美混血宝贝,生活中特别关注中西育儿之异同,崇尚快乐自由、顺其自然、寓教于乐的美式轻松育儿理念。
欢迎大家关注“明亮妈咪”的微信公众号,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的育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