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妈咪育儿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8周岁的哥哥,第一次问了身份认同的问题,“我和弟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你们是1+1,既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
(周末出门去散步)
虽说我们家的混血小兄弟,一直叫嚣自己是中国人,而且坚决不承认是美国人,但…事实胜于雄辩,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还是提出了质疑。(相关阅读:两枚小混血,坚决不承认自己是美国人,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吗?)
臭哥哥问我,“你是中国人,爸爸是美国人,那么我和弟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呢?是一半中国人?一半美国人吗”?关于小混血身份认同的问题,终于…还是来了,我也可谓是等到了这一天。
因为知道迟早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所以,对于哥哥的提问,我并没有措手不及,而是有备而来;告诉兄弟俩,“你们是1+1的中美混血小男生,既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
我没有和孩子说是一半中国人,一半美国人,因为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们一种两全其美的1+1呢?不过,我的说法,倒是让孩子们有点困惑不解;经过解释,兄弟俩真是豁然开朗。
【双重种族的1+1】
自从孩子们开始幼儿园生活,继而初入小学,我们便有名目繁多的表格需要填写,其中的一项就是“种族”(Race)。也许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吧,也可谓是多种族的大融合,所以…
不管何类的表格,在“种族”方面,都是可以选择不止一项的(如下图)。那么对于我们家兄弟俩,毫无疑问地,“种族”一项,我们都是选择“美国”和“中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如果一些比较奇葩的表格,只能选择一项的话,老公会毫不犹豫地为孩子们选择“中国”,为的是不要忘记,虽然生活在美国,但兄弟俩还是小小的中国人。
【两份血统的1+1】
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中国人,那么…这中美血统的结晶,我们家兄弟俩,是不是具有两份血统呢?其实这一点,应该更容易解释与接受吧!用哥哥的话说,就是,“我们血液里,既有妈妈的中国血统,又有爸爸的美国血统”。是不是中美两份血统的1+1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句题外话,在美国,很多孩子的血统,可是比我们复杂得多呢!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老公的血统可以填3-4项呢,因为老公的外婆还有英格兰的血统。
【中英双语的1+1】
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吧?我们家兄弟俩,自小就是中英双语。英语,那是没得说,毕竟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嘛!而中文,孩子们不但听说没问题,而且读写也在不断进步着!
(小弟弟在iPad上做中文作业)
中英双语,齐头并进地学习,不但是兄弟俩引以为自豪的,而且小弟弟还会说,可以“Daddy's
English + Mommy's English = MM and LL's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爸爸的英文 + 妈妈的中文 = 我和哥哥的中英双语)
【共庆双节的1+1】
生活在美国的中西合璧家庭,这西方的节日,如感恩节,再如圣诞节,我们肯定是不折不扣地庆祝;那么中国的传统佳节呢?我们亦是没有半点的马虎,甚至比西方的节日还隆重。
就如这中国的春节吧!我们不但会早早地将家中装饰一新,全家一起来场称为“Spring
Clean”的大扫除,而且我还会准备丰盛的除夕宴,晚餐后带着孩子们拆礼物、领压岁钱、包饺子、看春晚、守夜…(相关阅读:异国他乡的中国年,我们也一定要温馨而圆满)
(我们家中国春节的装饰)
【双份祝福的1+1】
如果我们共庆中西双节的话,那么…孩子们收到的祝福,是不是也是双份的?圣诞节,会有圣诞老公公随风潜入夜,半夜从烟囱里钻进来“送”礼物;而中国的新年,又可以收到我精心准备的大礼包,新衣、新裤、新鞋子,居然还有压岁钱哦!
(中国年收到礼物和压岁钱)
西方的“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东方的“新春快乐,恭喜发财”,是不是双份祝福的1+1呢?(当然,我这里只是以这两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为例啦!)
【东西美食的1+1】
虽说现在各国美食遍地“开花”,在我们家周边,不但有西餐厅、韩国美食、日本寿司、印度咖喱、泰国料理…而且还有很多家中餐厅,四大菜系应有尽有。但…
对于孩子们来说,能在家中享受到东西美食,才是最为满足的。为了自己的中国胃,我们家不乏各式中餐;而为了满足老公的西方口味,我又不得不烹饪西餐。而孩子们呢?则是东西美食尽享其中,偶尔的时候,我还会准备典型的中西合璧晚餐(如下图)。
(典型的中西合璧晚餐)
【文化礼节的1+1】
老公是地地道道的西方文化,不管长幼,朋友见面都是直呼其名;而我则是根深蒂固的尊老爱幼,即使是朋友,也要称呼其“阿姨”、“叔叔”、“爷爷”、“奶奶”。
老公的西方饮食,刀叉不可少,就连吃面条,也是用叉子;而我东方的文化传统,则是一双筷子“走遍天下”,任何食物都可以用筷子,包括令美国人笑掉大牙的“用筷子吃Pizza”。
而我们家兄弟俩,这中西文化礼节的1+1,真有种见风使舵的感觉。见到美国人称其名,但遇见中国人则叫“阿姨”;西餐用刀叉,而中餐的筷子,也是游刃有余。
(用筷子吃面条,是不是咱们中国的文化传统?)
【教育合璧的1+1】
关于教育方面,这中文和英文的教育合璧,自然是无需多说的。而就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方面,虽说我非常崇尚西式教育,但…很多时候,骨子里的东方模式,还是很难改变的。
(兄弟俩一起写中文日记)
对于老公,自幼受到的教育,不但是随性的,而且是以发挥想象力为核心的;而对于我,不但是严谨的,而且很多时候固定思维占据主导,坚信学习的基础与习惯,才是重中之重。
那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既遵循随性的想象力发挥,又坚持严谨的基础要打牢,习惯要养好,对于兄弟俩来说,是不是1+1的双重受益呢?
“明亮妈咪”说:写到最后,我在想,如果中国承认双重国籍,那么我们家兄弟俩,应该也是中美国籍的1+1吧?不过..我这“1+1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国人”的说法,不但令孩子们非常满意,而且还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我真心希望,不管孩子们多大,也不管孩子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中国血统哦!
“明亮-妈咪”: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CPDPE),留美工商管理硕士(MSBA),育有一对可爱的中美混血宝贝,生活中特别关注中西育儿之异同,崇尚快乐自由、顺其自然、寓教于乐的美式轻松育儿理念。
欢迎大家关注“明亮妈咪”的微信公众号,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的育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