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妈咪育儿学涯初始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美国小学最重视的MAP考试,我们学涯初始的小弟弟,上周四也真枪实战地体验了一把。是一次考试,更是一场评估,陪读陪考的妈妈,也可谓是感慨万千啊!对于小弟弟来说,是驴是马?咱也该拉出来遛遛了吧?
(模拟测试,按老师要求自己输入考试信息)
上周四(9月17日)我们学区的小学,统一进行了MAP考试(下文会详细解释),妈妈这才意识到,转眼间,我们家兄弟俩的网课已经进行了5个星期,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真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一晃而过了。而且…对于众多家长都头疼不已的网课,我们家也可谓是大获全胜吧!
言归正转,回到MAP考试的主题,对于学涯初始的小弟弟,这也可谓是第一场真枪实战的挑战吧!说心里话,作为陪读陪考的妈妈,虽说已不是第一次听说MAP考试,但对于小弟弟来说,心中还真是小有紧张,又小有焦虑,总结成四个字,那就是:感慨万千。
不过,虽说是一次考试,但妈妈觉得,更是一场评估吧!是驴?还是马?拉出来遛遛,答案就分晓啦!


妈妈不是很了解别的州,只知道我们TX州,这MAP考试,可是教学的重头戏,每个学年会有三次测试。妈妈这里简单说一下,这个MAP考试,是Measures
of Academic Progress的缩写,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美国地图或地理知识的考试哈!
考试分为两部分内容,阅读和数学,一般来说(至少兄弟俩的学校是这样),一天考阅读,再有一天考数学,因为每场考试都会历时1个小时左右,所以如果两场放在一起考,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小同学们也会疲惫不堪。
MAP考试的题库非常强大,通过电脑自动挑选题目,来测试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因此每位学生的测试题目,都是独一无二的。考试的第一题,一定会是以与年级相匹配的问题开始,如果答对了,下一题会更难;如果答错了,下一题会比较容易,以此来评估学生真正的能力。
因此,妈妈说,不但是考试,更是一套评估体系,老师不但可以得知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做到更好的因材施教,而且每年考三次,更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虽说TX州的每所小学,都非常重视MAP考试,但考试的结果,不会计入成绩单,只会作为参考,当然,也是孩子是否有资格或条件参加天才班考试的参照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说,哥哥自从学前班,就参加过无数场考试,如今二年级了,如果是每年3次的话,也参加5次了吧?(因为疫情停课,今年春季的考试取消了)对于考试的套路,应该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吧?
考试前一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登录、讲解、做模拟题的时候,妈妈就没有过问。只是关心地问了一句,“电脑没问题吧?知道明天怎么登录考试吧”?哥哥满意的回答,更是增强了妈妈的信心。
考试当天,老师再带着小同学们登录和确认电脑没有问题,妈妈也只是问了一句“Is everything
okay?”(一切都好吧)然后就不管不问了,久经“杀”场的臭哥哥,你就自生自灭吧!妈妈本以为小弟弟会比哥哥完成得早,但当小弟弟结束后,妈妈发现哥哥已经在读书了,看来…这家伙又提前了,希望是认真做的题哈!
问及小同学,“得了多少分”?(考试结束立即可以看到分数)哥哥居然说,“老师会收到分数,我没有留意”;好吧,那就等着老师发放成绩单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学前班的小弟弟,因为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参加MAP考试,所以老师不但要仔细解释考试的内容和目的,而且还要教会小同学(包括家长)如果进入考试。妈妈真是感慨,这学前班的老师,是有多么得不容易呀,尤其是现在网课期间。
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不仅需要告诉大家是iPad中的那个App,如何找,如何打开,如何进入…还要教如何输入每一个单词(登录名和密码)。妈妈想,自己愿意教孩子,也可以耐心地教,但对付这些学前班的孩子们…还真是望而生畏啊!
(老师耐心又详细地讲解如何考试)


妈妈在哥哥自生自灭部分,已经提到考试分数,是在结束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了;但看到的只是一个原始分数,而MAP最关键的是百分点,也就是说,这个分数,在所有同年级的考生中,是居中?是优秀?还是落后?
看到弟弟阅读测试的分数,妈妈和爸爸就立马在网上查询相关的百分点,但…根本没有具体的信息呀!妈妈想,还是问一下自己专业的老师朋友吧!虽说不是同一学区,但至少都是在TX州,而这MAP考试,又是人者皆知的。
妈妈问的是,小弟弟的分数,有没有超过50%?想的是,咱不要求象哥哥那般另类,只要不落后,在中等以上就满意了。但这位专业老师说,应该在95%左右(之前的数据),意即只有5%的学生会比弟弟的分数高。
老师朋友也说,虽说每年的百分点,因为考生的能力,会有浮动,但偏差只会是2-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弟弟的分数,几年前的数据是95%,那么今年,最差也是92%,而最好则可以达到98%,不管怎么说,都在90%以上啦!也只有不到10%的孩子会超过弟弟。
嘿嘿…妈妈本以为小弟弟会稍有落后,但…看来咱也不差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哥哥,妈妈完全是任其自生自灭,但作为刚入学前班的小弟弟,妈妈还是需要陪考的,但…也可谓是形同虚设地坐在旁边陪考吧!
说是“陪考”,是因为担心万一网络或软件出问题,妈妈可以及时相救,这也是老师所建议的;还有就是一些操作,小同学可能不太清楚,也是妈妈需要帮忙的,这是“陪考”的初衷吧!而“形同虚设”则是,对于考试的内容,妈妈根本不会帮忙,咱们考出真实水平,让老师对小弟弟的学习与能力,有个直观的了解;如果妈妈帮忙答题,也是变相作弊吧?
弟弟考试之时,妈妈坐在旁边,在电脑上写自己的文章。不紧盯着小弟弟答题,也是不想给小弟弟依赖性,要不…估计小家伙会不停地问,“这个怎么选”?“这样对吗”?妈妈想,还是完全自己来吧!
再者之,对于哥哥彼时的考试,妈妈知道小同学能力非常超前,所以根本就是无所谓的态度;而对于如今的小弟弟,说心里话,还是小有紧张与焦虑的,毕竟不了解小弟弟与同龄孩子相比,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妈妈形同虚设的陪考,也是为了不将这种紧张的情绪传染给小弟弟。考试的心态很重要,对不?咱们以轻松的心态上“战场”,才是必胜的法宝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写到这里,妈妈想说句大实话,因为家有另类哥哥,小弟弟的压力,着实不小。虽说在幼儿园时期,老师们都说小弟弟比同龄孩子超前不少,但在家里,可能是被另类哥哥比下去了,妈妈一直觉得小弟弟有点落后。
记得两年前的第一次MAP考试,最高分是172,也就是99%的最高百分点,而彼时我们家的臭哥哥,居然考到了186的高分,完全超出了学前班的范围,是二年级的中等水平。所以老师都拿这位小同学无奈加无语,不知该如何去教。
所以…现在进入了学区的天才班,应该说,也是一个更好的“归宿”和一个更大的挑战吧?妈妈也详细咨询了这位老师朋友,对于学前班,到底有什么样的要求呢?朋友的回复是,学前班的小朋友,会26个字母的大小写、字母的名字、字母的发音,认识几十个常见单词(应该就是所谓的“Sight
Word”),数学能做2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就可以毕业了。
看来…我们家小弟弟,现在已经远远超出学前班毕业的水平啦?而且这位朋友也再三“警告”妈妈,千万不能拿哥哥做标准来比较呀!哈哈…横比孩子,也是要受到批评的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